在李明義當上副省長之後,三山市的工作實際上已經由石雲濤主持了。
李明義知道王立藩會讓石雲濤接市委書記,之所以暫時沒有調整三山市的班子,主要是三山市委書記是一個重要的位置,如果突然把他給調離,其他人就會有想法。
比如其他市的市委書記,就想著調到三山市擔任市委書記,這樣離副省就近了一些。
因而這事要拖一拖,讓石雲濤有更多的表現機會,順利接上三山市委書記。
石雲濤實際主持三山市的工作,其他人見了,可能就會知難而退,不再考慮接三山市委書記的事了。
石雲濤此時自然想接三山市委書記一職,當了市委書記,才能甩開手腳做一些事情,而當市長,並不是真正的一把手。
時間不長,省裡頭忽然傳出關於三山市領導班子調整的兩個版本的訊息。
一個訊息是,石雲濤接三山市委書記,古力出任市長,另一個訊息則是石雲濤調往他市擔任市委書記,不在三山市接市委書記。
這兩個訊息傳來,顯然說明是有人反對石雲濤在三山市接市委書記,因為三山市太大了,在省裡的地位很重要,石雲濤這麼年輕,才四十二歲,就讓他接三山市這麼一個大市的市委書記,似乎不妥。
年齡是個寶,但有時也會成為別人反對的藉口,古力比石雲濤大一歲,年齡也不大,讓他們兩個年輕的主官主政三山市,妥當嗎?
吳向東此時是與古力相爭著市長一職的,如果是石雲濤與吳向東搭配,吳向東年齡大,石雲濤年齡輕,這樣搭配倒是不錯。
然而支援古力當市長的力量很大,古力當過團省委書記,是前任省委書記重用起來的人,前任省委書記進京了,雖然擔任了閒職,但是還有影響力啊。
古力的老岳父也是原來省裡的一位老領導,古力三十歲就當了團省委副書記了,副廳級,正廳級也有五六年了。
如果是原來,古力從團省委書記一下放,就能當上市長了。
如今則是不行了,必須要下放鍛鍊一下,因而古力才去了中州市擔任正廳級的市委副書記,接受鍛鍊。
如今鍛鍊的差不多了,需要給以安排了。
不知經過怎麼樣的醞釀,兩個月之後,結果終於出來了。
石雲濤出任三山市委書記,古力擔任市長,吳向東調任三山市政協主席,被提拔為正廳級。
吳向東到底是沒有競爭過古力,與此同時,石雲濤最後被定為三山市委書記,別人沒有競爭過他。
吳向東雖然沒當上市長,但提了正廳級,去市政協任職了。
以前市政協市人大都是老傢伙去擔任,但現在也不一樣了,年輕的同志也有可能去人大政協任職的,然後又會回到市委市政府一線任職。
面對這種安排,吳向東也算是滿意了,古力的實力確實太強大,他競爭不過。
吳向東當了政協主席後,就空出了市委副書記的位子,別人以為會從三山市裡面產生一位市委副書記,結果卻讓人出乎意料,新任的市委副書記是現任團省委書記宋丙濤。
宋丙濤與石雲濤同年,擔任團省委書記正好兩年,年齡也大了,便想下來鍛鍊,然後像古力那樣接市長。
這都是升官的套路,宋丙濤自己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