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高富貴的時候,高富貴正坐在主席臺上講話,市紀委的人來了之後,副市長、公安局長張曉衛作為主持人,就示意高富貴不要講了。
接著,市紀委的人員走到主席臺上,示意高富貴跟他們走,高富貴滿臉是汗,不知所措,起身後,被市紀委的人夾在前後中間,走下了主席臺。
雖然會場裡的人不知道來的人是紀委的人,但看到這副架勢,就知道是什麼情況了。
殺猴給雞看,會場裡的人看了,那心裡頭是很受到震撼的。
高富貴出了會場之後,就被市紀委的人帶上了車子,坐著車子,高富貴去了留置點,然後被宣佈留置決定。
自此,高富貴知道,來了就走不了了,他完了。
查處高富貴是石雲濤上任市委書記後的第一案,高富貴雖然不是市直正職,但他在三山市很有影響力。
因為他是公安局的副局長,不是一般局的副職,而且他還是正處級,相當於是市直部門正職了。
老高被留置後,一開始比較頑抗,用著他所謂的反偵查經驗與辦案人員周旋,然而這都是徒勞的,最後他還是交代了自己的問題。
老高別看在此之前,已經知道紀委在查他,擔心自己出事,然而就在他被留置的前一天,還收了別人兩萬塊錢,要幫人家辦事。
這說明什麼?說明老高從上到下已經腐化到底了,什麼紀法意識,在他這裡沒有任何意義,一種慣性作用,讓他無法停止下來,直到被留置。
說到底也是一個破窗戶效應,當老高第一次收受賄賂時,心裡是忐忑的,不安的,有些抗拒的,但當他第二次受賄的時候,他的不安感開始減弱,既然第一塊窗戶已經破了,再破一塊又有何妨?
等幾乎所有的窗戶都破了,老高對受賄就沒有什麼感覺了,反正如果被查,那是倒黴,如果查不到,那就是賺了。
說起來,就是一種擺爛了,反正年齡大了,該咋的就咋的吧。
高富貴最後被查處收受賄賂兩千多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馬上就退休了,最後只能在監獄裡安度晚年了。
查處高富貴,通報了高富貴在下基層活動中違規違紀的問題,自此大家才知道高富貴還有這麼一個事,上一次是省裡通報了楊作斯,這一次又通報了高富貴,這起到了很大的警醒作用。
石雲濤隨後安排侯貴仁要加大辦案力度,再查處幾個幹部,形成大家不敢腐的氛圍。
緊接著,石雲濤召開全市優親厚友專項整治活動,雖然說優親厚友不是一件大事,用一句時興的話說,誰還能沒有一點自私的心理?
這大概是人的天性,所以才會有狠鬥私字一閃念,鬥這種私字一閃念,也未必做的到不自私,何況不鬥?
而有人卻鼓勵自私,認為這是釋放了人類的天性,如果人可以任憑自己天性的發展,好事是可以幹出來的,但壞事更乾的出來。
人本來是不斷塑造自己的,以便於讓自己能變的更理性,不至於發生戰爭,不至於讓社會秩序混亂,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不是在約束人性。
然而有人卻覺得自私心理是天性,所以天性不能被束縛,每個人必須要自由自在,如果是這樣,做動物最自由自在,動物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動物不知道任何廉恥。
說是先進,說是文明,其實是倒退。
所以,人貪婪和自私的天性是需要約束的,而不能像潘多拉的盒子開啟以後,就不知道關上,整治優親厚友,可以說就是一種約束,不讓優親厚友,時間長了,風氣自然會變好。
石雲濤採取第一步優親厚友的措施沒在基層中進行,按說,他之所以要搞優親厚友專項整治,是因為在下基層的時候發現的,應當先整治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