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雲濤現在給他們一定的晉升空間,工作幹好了,說不定就能調到市裡當副局長,也是副處級,和副縣長差不多。
另外,即使把他們調到市直部門當不上副局長,當市直部門的中層幹部,是不是也讓他們覺得好一些?
經過市委組織部的評選,每個縣評選出兩名優秀鄉鎮基層黨委書記,評選出來的優秀基層鄉鎮黨委書記,石雲濤讓他們先到市直部門進行掛職。
鄉里的工作先由鄉鎮長主持,透過三個月的掛職鍛鍊,從中選出幾個優秀幹部予以重用提拔,擔任市直部門副職。
然後從市直部門當中選出優秀幹部到鄉鎮基層掛職鄉鎮黨委副書記,如果能適應鄉鎮基層工作,就任命為鄉鎮長。
石雲濤搞了這麼一個人事制度創新,加強鄉鎮基層的工作,推進基層治理。
石雲濤的工作思路是,大家都要往下看,往下做,眼睛盯著下面,瞭解基層的實際,這樣各項工作才有落腳點。
此時,三山市的副市長人選還沒有出爐,劉德海不是想當副市長嗎?因為古力出了車禍,一下子影響到了他,讓他覺得當副市長沒戲了。
然而如果僅僅是沒戲還罷了,結果還出了事情。
不過,事情沒從劉德海身上開始出,也就在王運坦出事之後不久,市政協副主席楊作斯出事了。
一名長期向省紀委舉報的老闆,終於把楊作斯給拉下了馬。
對於楊作斯,石雲濤一直沒有什麼好印象,但是市紀委沒法查他,如果調查別人能牽扯到楊作斯也行,但是也是沒有牽扯到。
因而楊作斯還是悠哉樂哉,私下裡沒少非議石雲濤在三山市的所作所為,他經常說石雲濤這是蠻幹,是搞水至清則無魚,想把幹部當成牛馬使用,不近人情,喜歡作秀。
反正在楊作斯眼裡,石雲濤一無是處,搞房地產調控說明石雲濤不懂經濟,這樣下去,三山市的經濟不會發展起來。
楊作斯作為既得利益者,可以說是大肆攻擊石雲濤的施政,巴不得石雲濤馬上從三山市滾蛋,從而好讓他們舒服一些。
楊作斯所說的這些話,時間長了,肯定要傳到石雲濤的耳朵裡。
石雲濤知道後,並沒有感到憤怒,因為有人這麼反應,恰恰說明他做的對了,他不管有人怎麼樣,只要老百姓認可他就行。
一些老闆和個別幹部不喜歡他,就不喜歡他吧,誰還能讓所有人都喜歡啊?
有老闆不喜歡他,是覺得石雲濤管的嚴了,生意不好做了,而以前,他們與個別官員相互勾結,生意做的很順溜,如今卻是需要憑實力去招投標,大大增加了他們做生意的難度。
還有,管的嚴了,老闆們也沒辦法讓官員聽他們的了,而在此之前,他們透過各種手段控制幹部為他們服務,形成利益共同體。
而個別幹部則因為受到處分,不喜歡石雲濤,好多可以做的事不能做了,他們覺得很鬱悶。
除此之外,說石雲濤壞話的便是那些代言人,代言人在那裡說石雲濤的壞話,那是為了他們的主子,代言人是依附於利益集團的,他們的發聲只是表象,背後的人才是真正對石雲濤不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