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為什麼要降?咱們拼了老命才掙下這些家業,要降你們降,咱自己去外頭快活!”八大王一聽這話馬上火了。
“現在是徵求諸位的意見,又沒說真的要降,八大王,你冷靜點,如今咱們四周皆有重兵把守,總得尋個出路來。”高迎祥皺眉道。
高迎祥雖為闖王,但也只是幾支隊伍的首領之一,與曹操、八大王、闖將並不是上下級關係。
他起義比較早,也是最早一批跟著王家胤、王自用等前輩造反的隊伍,再加上年紀也比李自成等人大,是以幾支隊伍匯合時,眾人都稱他為大哥,但也僅此而已。
如今起義軍處境艱難,四周都有大明重兵把守,這些天他們嘗試過朝河南、湖廣、甚至四川突圍,都沒有成功。
倘若不是此次奇襲鄉寧得了些糧草,他們即便不投降,也絕對撐不了多久了。
“就是,咱雖然傾向於歸降,但倘若諸位都不同意,咱曹操定然是與諸位共進退,但諸位也得為手下的弟兄考慮一下吧?咱們可連兵源都不好補充了!”曹操道。
先前幾個首領從來沒考慮過兵源問題,向來都是他們走到哪兒,自會有活不下去的當地百姓加入他們,即便戰事經常失利,但兵源從來都不缺。
可自打朝廷年初免了北方數省的賦稅後,就再沒多少百姓願意跟著他們幹,再加上孫傳庭在山陝兩地搞的清田政策,現在除非他們能突出重圍,否則就只有原地等死。
“如今不是我等要不要降的問題,我看還是先把那楊嗣昌帶過來問問話吧!”闖將李自成陰沉著臉道。
在座的幾個首領中,目前李自成的隊伍兵力最多,高迎祥也認為他說的有道理,他們在這兒討論是戰是降,總得先看看朝廷的意思吧。
不多時,楊嗣昌就被兩個士兵押了過來,他的眼睛被蒙著,胳膊也被捆綁的結結實實。
“給楊閣老鬆綁。”高迎祥指示道。
大帳內皆是勇武之人,隨便一個拎出來都能打楊嗣昌十個,他們倒也不怕這楊嗣昌胡來。
楊嗣昌睜開眼睛環視了大帳內眾人,心裡立即明白,他這是進了賊窩了。
“楊閣老,某將你帶來是想問問你,倘若我等接受招撫,朝廷當如何處置我等。”高迎祥沒有絲毫客套,直接道。
“你們要降?”楊嗣昌詫異道。
“是招撫。”高迎祥堅持。
“這個本官怎敢做主,自然要請示陛下做定奪。”楊嗣昌心思轉的很快,朝廷被這群流寇拖累良久,倘若能招降,自然是一勞永逸。
只是楊嗣昌並沒有一口應下,他還記得當初他的父親楊鶴,正是因為招撫一事獲罪,他並非不信任朝廷,而是不信任這群流寇。
不論是高迎祥還是張獻忠、李自成,以前都曾接受過招撫,結果這些流寇總是過不了多久就復叛。
“某起義皆是因為活不下去,在座的其他人也差不離,不反就活不下去,倘若朝廷準允我等受撫,並妥善安置我等,我等願考慮接受招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