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夫人曾經聲高而驕大的,對兒子坦言,“別以為爺爺總誇你比旁人老成歷練,這治家的門道學問,其中長短的拿捏,你就是再潛心悟上十年,也比不上這院兒裡的任何一位女主人。”
這不是男人家擅長的領域。
鍾漱石陪坐了一盞茶的功夫。他起身係扣,聊表歉意,“這一趟忙中趕閒,叨擾老夫人休息了。老師的提議,您可以再考慮兩日,若有信了,鍾某隨時恭候。”
黃梧妹要送他出門,被鍾漱石以手相阻,“老夫人留步。”
“那也好,葭葭,你送鍾先生。”
天邊銀練月色,像一叢溪水在寬闊的屋樑上蜿蜒洩下,皓皓然,懍懍焉。
孟葭引著他從正門出去,少女青澀的端莊還不穩,她努力掌控住裙邊擺動的幅度。
這是她父親那邊的人,想來回去以後,免不了細述一番。孟葭不想給身邊這個白玉面色的鐘先生,留下一個沒規沒矩的印象,叫她爸爸在心裡怪罪外婆將她養得不好。
她很好。不好的是身為人父的孟維鈞。
行至銅門邊那株圓整高大的柳杉前。孟葭在樹姿秀麗中停住腳,她細聲,“山路陡峭,先生慢行。”
鍾漱石聞言站定,回頭時,一隅潔白的花影捎過她脆稚的面頰,隱隱迢迢的生動。
他臉上依舊沒什麼表情,“好。”
鄭廷是副營出身,部隊上轉業出來的,開再陡的路也不在話下,何況這麼一小段山坡。
他想起孟葭的叮嚀,握著方向盤笑了下,“孟院長這個女兒,似乎很懂事。”
“不見得。”
鍾漱石闔眼靠在椅背上,想起孟葭那一雙秋水橫波的眼。
明明是在笑,卻瞧見萬般沉寂和悽清,悉堆眉梢。
但她的眼底沒有山川,沒有花落,也沒有蟲鳴,一切該看見的、能看見的,她看不見,甚至裝不進照面和她說話的人。
只有冰雪自利的精緻。
鍾漱石師從孟維鈞,研習古典哲學,後又赴德國深造。他早知自己選什麼專業都無用,終歸是要走家裡鋪好的路,索性選了個最枯燥乏味的。
僅見過一面,就對一個女孩子做評判,這不是他的作風。但非要形容的話,鍾漱石更傾向於認為,孟葭是個隱於俗世的大叛逆者。
鄭廷幾分調侃的語調,“你把你的私人號碼,給了孟小姐?”
鍾漱石乜他一眼,唇角若隱若現的笑意,“你現在真是會提問。”
過了幾秒,為自己找了個,聽起來貼切些的由頭,“她是我老師的女兒,算在私事內不為過。”
鄭廷笑得古怪,“小敏姑娘是你堂表親,上回她問你要一幅鄭板橋的畫,說有要緊的客,借去家裡掛兩日,過後就原樣兒送回來,你把我電話給她。這反倒成公事了。”
鍾漱石埋首史冊典籍日久,不大習慣與人交談,性情可稱得上沉默寡言。
也正因如此,身上總是揮散不去的,有種高不可攀的莫測感。
他妥協,“廷叔,你就不要笑話我了。”
紅色尾燈轉了個彎,消失在一片黢黑山影裡,漸漸瞧不清楚了。
孟葭鎖好大門,拍了拍手上沾到的鐵屑,回到大廳,黃梧妹問她說,“人送走了?”
“嗯,走了。”
方才有客在,她茶喝得矜持,很小口的抿,又耐不住炎天暑熱,喉嚨燥得發癢。
這會兒沒了外人,孟葭捧起茶盞就喝,白釉斗笠杯眼看淺下去大半。
黃梧妹大嫌她魯直,跟張媽說,“你看她這樣子,哪裡規矩得了一刻鐘!”
孟葭原本想說,喝水而已,教養再好的淑女,要有一天快被渴死了,也會兇性大發的牛飲。
但一想,已經沒剩幾日在家,就不惹外婆動氣了。
她擦嘴角,放下手頭杯皿,撫平裙襬,儀態優雅地坐下,端起來啜一口,一副很受教的模樣。
黃梧妹拿她沒辦法,只丟下一句,“去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