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使用沈光林的五筆輸入法,只要學習兩三天,就可以順利的打出想要的字,而且不會出錯,再多練習一段時間,就真的可以做速記員了。
鑑定會正式開始!
由於沈光林把這個發光的機會讓給了系主任,系主任也當仁不讓,他很傲嬌的指著桌面上的一摞報紙,意思是讓評委們“點菜”,點到哪張就讓打字員打哪張。
張慧軍就是外交部的速記員之一,他雖然不是最好的那個,但是也頗有職業水準的,記錄的是又快又好。
今天,聽說京城大學的某位物理老師發明了一項快速輸入法,他也不是不信,但是覺得作用可能有限。
在他的眼裡,那位出任打字員的小女生估計也不行,一看就沒怎麼訓練過,聽說就是發明者班級上的普通學生,學習輸入法才一週多。
校長親自出馬,選擇了一份今天剛出的報紙。
系主任一聲令下,文字輸入開始。
只見得姑娘八指如飛,只聽得噠噠噠噠的聲音響起,鍵盤上的手指簡直打出了虛影,而螢幕上的字也在快速的閃現,真的要比說話的速度還要快。
一篇文章打完,1024字,4分20秒!
平均每分鐘236字,而且經過核對,無一錯漏。
臺下竟然沒有有響起掌聲,大家都被這個輸入速度驚呆了。
一分鐘兩百字,一小時多少字?
要錄入一本書,豈不是需要很短的時間就可以了?
終於,張慧軍坐不住了,他上臺拿起鍵盤四下檢查,“這是不是編輯好的程式,然後拿到這裡做表演來了?”
系主任怎麼能受得了這種“屈辱”。
“你,你來,你來隨便出個題,就看我們的小姑娘能不能打出來。”
“來就來!”
張評委朗誦了一段自己寫的長篇詩歌,類似那種大海啊全是水,駿馬啊,四條腿。
這個年代別的不多,就是詩人多,簡直就是詩人多如狗,流氓遍地走。
小姑娘也沒所謂,忍著噁心把一篇現代詩打完了。
“厲害!”張評委如痴如醉的欣賞著自己的詩作變成了列印體,竟然有一種大作出版了的快感。
這次終於掌聲雷動了。
大家紛紛想見識一下五筆打字輸入法,沈光林當然不吝賜教,他拿出早就印刷好的小本子,想學的就可以帶一本走,而且他已經培養出不少學生來了,大家可以向他們學習。
一朝名動!
《京城大學學報》第一時間刊登了這一發明成果,然後京城的各大報紙迅速轉載,甚至有報紙提出:“這是不亞於四大發明的“第五大發明”。”
沈光林迅速獲得了巨大的名聲,可比物理發現成名快多了。
不光是京城大學,全社會都在討論沈光林是誰。
隨著報紙的報道,大家也都知道了:沈光林是在讀的博士,而且今年才25歲,就已經是京城大學的教授了。
甚至,在物理學界,有人評價他是愛因斯坦之後的第一人。
愛因斯坦是誰?是那個大發明家吧,造燈泡的那個。
訊息在一天天發酵,沈光林的課堂上永遠都是擠滿了人,大家見面了就問:五筆輸入法他是怎麼想出來的。
別管他是怎麼想出來的,先把專利註冊了再說。
國內的專利可以先不著急,但是在漢語言文化圈,這項專利還是很重要的。
這原本是沈光林自己發明出來的專利,不屬於學校,但他還是用“京城大學對稱性破缺實驗室”的名義申請了各個國家的專利,保護期限是20年。
很多人不解,為什麼要花那些冤枉錢呢,光專利費就花了好幾萬美元。
沈光林解釋道:“如果申請了專利,將來我們可以授權別人使用,但是一定要收費。等有了錢,我們就可以做其它研究,比如,投入實驗室,研發更多更先進的技術,這樣也可以減輕國家負擔。”
擁有專利確實很重要,津城製藥三廠的人就深切的感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