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沒事就圍在客廳裡烤火看電視。
今天是重播昨天的春晚,大家看的依然津津有味。
李蓉跟沈光林說了一件事:“你堂弟的事我已經給你辦好了,他不是在讀高中嗎,年後就可以過來插班了。還是上次一起去東陵的那位老師給辦的學籍,戶口我這邊幫你辦的,並不費事,畢竟你捐了那麼多臺車呢,有這份香火情在。”
如果不是李蓉說起,沈光林都忘記了這回事。
也就是隨口一提,還是李蓉跟叔叔阿姨打的電話。
那時候就想著沈厚道過京城來讀書可能會好一點,可是轉頭他就給忘了。
他忘了,但是李蓉沒有忘,李蓉打給他家人的電話,比沈光林都多的多。
現在不說別的,要是沈光林不娶李蓉的話,估計從叔叔和阿姨那裡就不能答應。
他沈某人對家人的關心果然還是不夠啊,家裡還是要有個賢內助。
“還有,嬸嬸的戶口並沒有遷過來,你叔不讓。他說家裡還有那麼多土地呢,不能就此丟棄,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你堂弟的戶口他也不讓遷走呢。”
沈光林知道,叔叔的固執是對的。
現在放棄了農村戶口,尤其是他們這種城中村,將來是會後悔的。
還有發生在金陵的事嗎?可以一併說完。
當然還有。
接下來,李蓉又說了另一件事:“你們沈家新修的家譜也已經修好了,你的名字放進去了,我的名字也在裡面呢,叫做“沈李氏”。”
“沈李氏可未必是你啊。”
“你又想死呢是不是?”
......
沈光林窩在家裡過了一個愉快的春節,津門那邊電話都打了幾個了,他一直都不想去工作。
可能,心裡也有一份叫做虧欠的東西吧。
他要多陪陪她。
岳母說的對,在這個年代,他們真的該結婚了,起碼,領個證也是應該的吧。
一時還是抉擇不了,先放一放吧,回頭去一趟扶桑,看看妹妹怎麼說。
過了初六,李蓉開學了,他就跟著李蓉去上課。
現在,李蓉班上的同學都認識他了,他們並不稱李蓉為姐姐,偏偏喜歡稱呼沈光林為姐夫。
沈光林自然不會介意,過年還給所有人派發了20元每人的紅包。
現在才是1984年,20塊錢已經不少了。
現在這個年代,正是留學熱的時候,李蓉的學校也不例外。
開學伊始,又是爭奪出國名額的時候了,比後世的評獎評優還要兇殘。
學校覺得李蓉“品學兼優”,想給她一個到東歐留學的名額,問她願不願意去。
她不去,她就留在國內。
李蓉要是真的想留學的話,她都不用佔名額的,自費就好了。
李蓉真的不想去,國外也就那樣。
尤其,她在香江有幾套房子呢,還有好閨蜜寶姐在那裡,真想留學的話,幹嘛不去香江呢。
沈光林聽了留學的事,卻有些心動了。
是可以去留學啊,香江就蠻好。
她明年大學畢業,去香江讀幾年研究生,如果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繼續讀博士啊,這樣,6年過去了,蘇聯都該解體了。
沈光林真的想過未來的,尤其是特別敏感的那一年,他該怎麼過。
實在不行,到1988年的時候,他就找個地方隨便蹲著去,暫時先不回來了,一切事情等到90年之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