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的觀眾驟然一愣。
*
星域賽官方直播間的視角變動著,比賽開局剛剛半小時,四個區域內就已經相繼爆發戰鬥。
爆發戰鬥最快的組別是A組,曙光星系位於A組內部機甲戰隊是疾風跟FQJ戰隊,疾風捕捉風險的速度較快,規避了被強隊圍剿的局面,但FQJ戰隊就沒有那麼好運了,在第一輪座標暴露的時候他們被其他戰隊圍剿,現在陷入了苦戰。
【曙光星系好像也沒那麼強吧?】
【2打1的局面難躲,但他們的反應能力也沒想象中那麼快。】
【我原先以為他們能拿到8個名額有多強,好像還是以前的水平。】
第一星域的觀眾對曙光的期待感還挺高的,乍一看到這樣劣勢的開局,不由得有點懷疑8個名額的水分,同樣都是8個名額的白羊星系,排行最末的戰隊也能第一輪避開風險。眼見著FQJ在兩個強隊的圍剿下將要掉隊第一臺機甲,關注FQJ比賽的粉絲跟曙光機甲基地的心不免有些難受。
曙光的經驗太少了,面對星域賽經驗豐富的戰隊,他們的大賽經驗還不夠。
“已經表現很好了,FQJ能在兩個強隊圍剿下掉了一臺機甲,他們也是盡力在扭轉局面。”黑鴉教練說道:“圍剿他們的戰隊所在的星系在星域賽最好排行是第七,FQJ是明智的,逃脫為主要目標,儘可能地保持著排名。”
【FQJ好難。】
【曙光在星域賽的情況一直是這樣的,咱們不能因為獲得8個名額就自負啊。】
“開局的成績排名不利,曙光上賽季沒參賽,以前的成績也不高,所以我們現在8個戰隊的排名在各個區域都是墊底的,這樣的成績會在第一□□露後讓我們成為各大強隊首要的攻擊目標。”曙光星系的解說接著說道:“曙光想提高排名,開局的困難必須得熬過去。”
這樣的情況不是第一次,每年星域賽開始的時候,弱隊都會成為首要目標。
開局前兩天,正是所有戰隊精力充沛、戰力齊全的斂分階段,弱隊的機甲就是第一波人頭分。
曙光8個名額只是入場券,沒有在這場星域賽中獲得高排名,下賽季他們同樣會回到以前的局面。
【FQJ這邊都這樣了。】
【你沒看KID視角嗎?KID那邊現在被三個戰隊圍著了。】
【不敢看了,C區更慘。】
【不是,KID沒掉人,那邊直接變大混戰了!】
官方直播視角從A區域切換到C區域,一切過去就看到大量懸浮砂礫,將整個第三礦坑變成視野模糊的風沙地段,宛如剛剛遭遇沙塵暴的襲擊,整個視野的能見度變得極其低。
【怎麼回事!?】
【砂礫懸浮了?】
【機甲飛不起來,為啥砂礫能懸浮啊?!】
“礦坑裡是特殊的失衡地段,失衡最簡單的理解是重力失衡,但是這個地方是亞斯塔的採礦點,附近砂岩中的砂礫在長期失衡系統磁力的影響下會攜帶有特殊的磁性,大家看到懸浮的採礦器了嗎?這就是失衡帶來的磁場紊亂。”
解說根據資料很快進行解釋,“失衡系統紊亂給機甲帶來的影響不止是禁飛,礦坑中央位置是失衡最大的區域,受到磁力左右,磁力互相左右影響,質量相對較小的物品就會受到失衡影響懸浮,採礦器也是因為失衡懸浮的。”
磁力失衡系統最開始是為了應對汙染物,對汙染物的限制最大。
而使用汙染物材料鑄造的機甲,也在它的影響範圍之內。
這種失衡給機甲帶來的影響是完全禁飛,一旦機甲使用達到飛行狀態推進器功率,機甲自身攜帶的磁力表現出來就是重力變化,嚴重的情況機甲會直接摔到坑底。
“曙光kid很聰明,他們應該是發現了大量機甲抵達才會採取這個方式,懸浮的砂礫會影響上方的視野,現在已經有大量汙染物聚集,遠端機甲要是留在上面會受到汙染物的攻擊,也無法進行高處瞄準。
解說說道:“想要搶奪機甲分,只能是進入礦坑交手。”
【曙光這支戰隊聰明啊。】
【把局勢變成大混戰,其他戰隊就很難擊中火力圍剿他們了。】
第三礦坑聚集著四支戰隊,DAJ跟KID位於下方。
為KID捏了把汗的曙光網友們看到KID進行了反埋伏,馬上就放下心來了,開局被圍剿的局面太難了,最好的方式是逼退一些戰隊,尋找好一點的輸出環境。
KID的粉絲以為強隊這個時候應該撤了,卻沒想到在砂礫磁場形成的時候,其他抵達的機甲沒有在第一時間撤退,而是在發現頂部無法瞄準後,先後從不同的方向進入了礦坑。
【其他戰隊不撤嗎?】
【撤什麼啊?這場比賽本來比的就是人頭分。】
星域賽的賽制很簡單,淘汰越多機甲排名越高,正常聰明的機甲戰隊都不會排斥大混戰,在1對1的情況下雙方機甲交戰難度程度高,還有可能存在被人偷襲淘汰的風險。
可大混戰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一旦進入混戰,也就意味著所有人交手平等,混戰能搶到的分數也會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