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卷:封禪稱帝 第五十四章:棄儒從伍

“城上的守備工具:渠答、籍車、行棧、行樓、斫、桔槔、連梃、長斧、長椎、長鋤、鉤鉅、飛衝、懸(梁)、批屈。樓五十步一座,城堞下挖掘“爵穴”。每三尺設立一個桔槔,大二圍,長四尺半,必須有挈。瓦石重二斤以上,搬上城。沙土,五十步一堆。灶上安放鐵甑,和沙堆放在一起。木大二圍,長一丈二尺以上。把它的底部好好連在一起,叫作“長從”。每五十步放三十個。木橋長三丈,不下五十個。再派士卒急造壘壁,以瓦覆蓋起來。用陶製或木製的罈子,能裝十升以上的,每十步放十個,盛水時將使用它們。能盛水五斗的十步放兩個。

城牆下里巷中的人家,各保衛其左右前後,像城上一樣。如果城小人眾,就保護老弱離鄉到國中的其他大城去。敵人來了,估計他們必定進攻,主方必定先拆除城外附屬物,只是不燒燬。敵人在城下,我方應不時更換吏卒防守,但不要更換給養人員,給養人員不能上城。敵方在城下,我方收集盆、罐,堆在城下,百步一堆,堆五百堆。城門內不可有房子,只築周宮派吏駐守。四尺為倪,行棧內閈,二關一堞。

清除城外離開護城河百步內的牆垣,大小樹木都伐毀,除掉。敵人從來之處,如便道、近道,或城場,都修建扈樓,並在水中插上竹箭。守官堂下造大樓,高可臨視全城。堂下四往有路。在堂中應客,客等待接見。不時召見在有保護的室中的三老,與之計議事之得失。行事有得,計謀相合,就回入保護之屋。保者入屋,不要逃城,不要離開房屋。各個擔負守衛的人要詳

知卑城淺池,而措意防守。早晚士卒歌以為度,用人少有變換。

守衛之法:每五十步男子十人,成年女子二十人,老小十人,共計五十步四十人。城下守樓士卒,一步一人,計二十步二十人。按城的大小以此為標準,才足以守禦。

如果敵人附城如蛾進攻,主人預先知道,主人有利,進攻者不利。如果敵方以隊進攻,十萬之眾,進攻不會超過四隊,最大的排路五百步,中等三百步,下等五十步。各種不到百五十步寬的,主人有利而客方不利。防禦寬五百步的隊伍,需男子一千人,成年女子二千人,老小千人,共四千人,就足以應付,這是防守道路之數。使老小不能任事,在城上不當路的地方防守。

城中將軍出城,必須持“明填”,要使官民都瞭解“明填”。將軍率一百人以上出城,不帶“明填”,或不是由本人持有“明填”,千夫長以上的官可以制止他,不讓他通行。如果出行或吏卒放縱他出行,都要殺頭,要把具體情況報告給上級。這是守城的重大禁令。奸細往往出在這裡,不能不詳細考察。

城上建爵穴,在城堞下三尺之處,它的外口要大,每五步建一穴。爵穴的大小能放得下火炬,高的有六尺,低的有三尺,它的密度可視情況而定。

於城外挖壕溝,離“杜格”(柵欄)七尺遠,溝上作吊橋。城外狹窄不能作壕溝處可以不挖。

城上每三十步建一個壟灶。

守城的人都備有火炬,有五個竹節長。敵人到了城下,聽到鼓聲後,點燃火炬;再次聽到鼓聲後,將火炬放入爵穴中,照亮城外。

各種藉車皆用鐵。藉車的柱子長一丈七尺,埋於地下部分長四尺;車座長三丈至三丈五尺,馬頰長二尺八寸,根據所測試的籍車的力度而製作車困,車座四分之三在地面上。籍車,車座長三丈,四分之三在地面上,馬頰在地面以上部分正中間。馬頰長二尺八寸,車座長二丈四尺,更短的不用。用大車輪作車困。藉車的車桓長一丈二尺半。各種藉車都用鐵包裹,後面的車輔助它。

敵人填塞護城河來進攻,我方就製作水甬,深為四尺,封固,埋於地下。每十尺一個,蓋上瓦待命而用。用圍長二尺四寸的木頭,鑿空中間,把炭火放進去再封上,然後用藉車投向敵軍。制“疾犁投”,長為二尺五寸,粗兩圍以上。門上釘小木樁,長七寸,木樁間距為六寸,末端削尖。“狗走”寬為七寸,長一尺八寸,鉤長四寸,犬牙交錯地安設。

墨子說:“守城的方法,一定要計算城中的木頭,十人所能舉起的便是十挈,五人所能舉起的便是五挈,挈的輕重與守城人數相符。把木柴捆成挈,強壯的人用重挈,弱小的人用輕挈,與他們的力量相稱。總之,挈的輕重要使每個人各自能勝任。”城中缺乏糧食就要大大減輕挈的重量。在離城門五步遠的地方挖掘大壕溝,地勢高的地方挖一丈五尺深,地勢低的地方挖到有地下水之後再向下挖三尺即止。在壕溝上架設棧板,棧板上設定懸樑,裝置機關,棧板表面鋪上草木泥土,使人可以行走,兩旁有溝牆不能翻越。然後派兵出城挑戰,並假裝戰敗逃回,引誘敵人走的棧板,開動懸樑的機關,敵人便可以擒到。若敵人恐懼生疑,就會因此撤離。”

“都聽明白了吧,那就趕緊去做吧”鄧遁說道

一個工匠猶豫了一會開口說道:“司空大人,你所說的這些太多太雜了,而且咱們寒封城不是郡級城池,有些東西根本沒有……”

鄧遁低頭沉默片刻,這個工匠說的對,寒封城目前不具備那麼多的條件。

“那就能做一樣是一樣,都忙活起來!”

軍司空裡所有人的都忙碌起來

……

“大哥!”沈軼開心的站起身,自己已經有半個多月沒有見到這位兄長了。

“沈軼,你又不好好聽講!”一個面色冷峻,臉色蒼白的男子穿著玄青色的龍袍緩步走了進來。

來者正是沈國當今君王:沈炙

沈軼嘿嘿一笑,“哎呀,大哥,我這不是聽老師講課呢嗎。”

老者微微躬身:“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