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郡,郡城,郡守府外,郡守陶鵬意氣風發的站在自己辦公的大門口。
面對著他的,則是幾百名,身披甲冑,手拿利劍,整裝待發的甲士。
除此之外,城外也已經聚集了近千名步卒,還有幾百名騎兵,攻城器械,投石車等等。
本來庭堯城王上壽宴,陶鵬作為耒陽郡郡守,按理應該親自去賀壽送禮。
但耒陽郡“匪患嚴重”一日不除,他寢食難安,於是同意上奏表明,決心剷除匪患,而右丞相左擎給予了他極大的鼓勵與支援,並表示他會想王上解釋耒陽郡缺席的原因。
奏摺送回來後,陶鵬顯得異常興奮,有了右丞相的扶持與肯定,自己也就有了一定的底氣。
再加上他是全宏淵唯一一個郡守兼郡尉的人,他相信自己能打贏這場仗。
平定耒陽,一來給自己那老岳丈一個合理的交代,二來要是為了向王上邀功請賞。
陶鵬看著大軍,咧嘴一笑,翻身上馬,意氣風發的說道:“出發!”
……
“傳說《春秋》是經過孔子修訂的,所以戰國後期,被定為儒家六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樂經》之一。正因如此,人們把《春秋》所記載的這一時代,稱為春秋時代。
《穀梁傳》的作者是魯人穀梁赤,《公羊傳》的作者是齊人公羊高,《左傳》的作者是魯國太史左丘明。《左傳》原名《左氏春秋》,不是為解釋《春秋》而作的,到了秦亡後有個叫劉歆的人,才把它按年分散附在《春秋》經文之後,成了《左氏春秋傳》,變為解說《春秋》的。”
沈國博黎,一個少年正在讀書,一名老儒捧著書激情的在為他講解。
偌大的宮殿只有兩人,聲音在空蕩蕩的房間迴響,少年心不在焉,哈欠連連。
一點也聽不進去,只想快些下課
“公子又走神了”老者頓了頓聲,在少年面前揮揮手,拉他回到現實。
“啊,沒有沒有”少年摸摸頭,連忙解釋道“老師,我剛剛可是一直在聽你講話。”
老者問道:“那公子可知道,我剛剛講的春秋三傳,分別是哪三傳嗎?”
“這個……”少年撓撓頭,左思右想,也回憶不起來
“唉”老者嘆了口氣“是《穀梁傳》、《左傳》、《公羊傳》”
“哎呀,老師,您講的都是些春秋的腐儒傳,再說了,這裡面的內容史實也不對啊,最近聽說有人挖開了一座戰國墓,聽說是魏國的,現在魏帝已經派兵保護了。
墓裡出了幾十筒竹書,裡面的內容震驚百家啊!”
“荒謬!偽造!”老者氣的鬍子都歪了,最近中原挖出了一座墓,要光說墓出來了了也不要緊,裡面居然有很多書籍。
百家學者都以為,墓主人此舉與孔鮒藏書相似,而且這書也是為數不多的先秦典籍了。
但當天下名士都聚集在那,開啟竹書後內容卻震驚眾人:。
《竹書紀年》上說:“昔堯德衰,為舜所囚“,還說“后稷放帝朱于丹水 “后稷就是舜,顯然是舜監禁了堯,流放了堯的兒子才登上王位的,哪裡有什麼禪讓?《韓非子說疑》一言以蔽之:“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
這可跟廣為流傳的版本,有著霄壤之別
關於商王朝重要輔臣伊尹,根據《竹書紀年》記載,伊尹放逐了商湯的長孫“太甲“自立,太甲在桐宮被關了兩年多,後來機從桐宮逃回王都,殺了伊尹,恢復了王位,還寬宏大量地對待伊尹的兩個兒子,讓他們分了伊尹的田宅。原文是:“伊尹放太甲於桐,尹乃自立,暨及位於太甲七年,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但在儒家的史料中,故事變成了這樣:太甲繼承王位後不聽伊尹的勸告,胡作非為起來,太甲被伊尹關在桐宮,深為悔恨,終於改邪歸正,有了良好的表現,於是伊尹又把他迎回都城。伊尹稱讚太甲悔過自新。太甲則回答:“過去我曾經違背您的教導,將來希望您繼續指導我走正路。上天製造的災禍,還可以躲避;我自己製造的災禍,就沒有辦法逃脫了(天作孽,可違也;自作孽,不可以逭,《禮記緇衣》)。“由是,發動宮廷政變篡奪王位的伊尹一下子成了大公無私的聖人。以上對點,和正統是完全不同的。
《竹書紀年》凡十三篇,敘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戰國的歷史,按年編次。周平王東遷後用晉國紀年,三家分晉後用魏國紀年,至“今王“二十年為止。內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