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樂呵呵的笑,一會兒想起來道:“對了,叔家的老六也想來,你看……”
“老六還在上高中吧。”
“是。叔家的坡地多,這兩年過的難。我上個月往家寄了100塊錢,老六就說不想讀書了。”
“讓他繼續讀。”蘇城擺擺手,道:“你這樣給他說,要是能考上大學,我供他讀書,每個月還給50塊的零花錢,隨他使用。嗯,凡是徐家子弟,都是一樣,能考上大學,我出錢……叔家確實過的難?”
“難。老八還小呢,還要給四姐準備嫁妝。”
“四姐有物件了嗎?我記得,她也上了高中吧。”荊山人在祖上是走西口的,發過財也辦過學,得過讀書的好處。家裡只要能揭得開鍋,總不至於讓孩子輟學,蘇城能讀到北大,得多虧了族人的幫助。
“她和我一起上的學。”老五吁氣道:“咱農村也講排場了,女方的嫁妝要8床棉被,一斤半到8斤的,全不能少。就咱叔那情況,最少得再苦兩年,才能攢出來,哪敢談物件。”
聽到這裡,蘇城再不猶豫,道:“你給家裡拍電報,長一點,把話說清楚,問四姐願意不願意來,如果願意,就來幫我幹,照樣有錢寄回家。如果不願意,我幫她出嫁妝。老六必須上完學才能出來,要是考不上大學,再說。老八更不必說,好好待著去。”
老五應了一聲,笑道:“我給寄信吧,幾天也就到了,電報老貴的。不過,總得告訴四姐來了做什麼吧。”
“就說做會計,算賬。要是不會,就到你那邊地勤上幫忙。”蘇城一邊說,一邊把老五送出門。
回過頭來,就見銷售處長閆學燦故作鎮靜,特意用慢一拍的步子走過來,喊:“蘇董。”
蘇城於是站定。
閆學燦腳步稍快,到蘇城面前,彙報道:“蘇董,海關的四艘船使用良好,他們又下了單子,要再四艘,價錢不變。再一個,天|津港口處的人見到了咱們的船,也問,能不能做一條挖泥船給他們。”
蘇城邊聽邊點頭。
190柴油機改造的船舶,動力強勁,但速度不快,因此適合漁船和小型貨船。可相比之下,挖泥船等工程船,顯然更適合他們的柴油機。
蘇城用讚賞的語氣道:“老閆,做的好。我完全沒想到挖泥船。嗯,你去找一下謝天格,他那裡新買了裝置,正好做這個訂單。然後再跑跑其他港口,咱們國內的港口,如今簡直是一窮二白,什麼裝置都沒有。”
向來接受懲罰式教育的閆學燦,驟然受到激勵,老臉飆紅,道:“蘇董放心,我這就去回他們,晚上就往天|津去。另外,我有個想法。”
“嗯。”
“如今各船廠的船是供不應求,不過,這種情況也就是兩三年的事,我們應該藉著給各船廠拉訂單的機會,把銷售渠道建起來,等到以後船舶供大於求的時候,就可以憑著訂單抽成了。”
使用190柴油機的船廠,賣掉一艘船,等於給蘇城賺到了5萬左右的利潤,比船廠賺的還多,所以大家都沒有考慮從訂單中賺錢。但是,閆學燦做了多年銷售,自然不滿足於這種狀況。
蘇城沉思片刻,道:“這樣吧,你們部門可以先把手續做出來,銷售部作為主體,攬到的訂單,以代工生產的形式,發給船廠。兩年以內,不要抽利潤,以後再看情況。”
閆學燦一下子樂呵了。這和他想的也差不多。當然,此時應該稱讚“蘇董英明神武”。
蘇城粗粗一算,自從用那300萬借款,開啟船舶市場以後,190系列的柴油機,已經賣掉了50臺以上,利潤250萬。這個成績本身並不起眼,但極大的降低了濟南動力機廠轉型的成本。等到大功率的柴油機投產,就不再是他們求人,而是別人來求他們了。
蘇城摸著下巴,自娛自樂間,又見小胖偷偷摸摸的從窗底經過。
“黃平!”蘇城大喊一聲。
小胖腿一抖,就甜甜的笑了:“師父,我來請您吃飯。”
蘇城惡寒的皺眉,問:“好端端的,怎麼要請吃飯?”
“那個……我爹來了。”
“嗯?”
“我爹是中船桂江造船廠的廠長。”見蘇城不明白,小胖小心翼翼的解釋:“中船就是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以前叫六機部,再之前叫第九工業管理局……”
他的聲音越來越小,因為蘇城的眼神越來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