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蘇城表情有異,黃恆豐奇怪的問:“怎麼了?”
“那個……漁政船,算不算軍艦?”
黃恆豐愣了一下,哈哈大笑,道:“這算什麼軍艦,漁政船是執行漁業任務的船,監督、保護漁船,以前的時候,還做漁業生產指揮船,你就當是漁船裡的公安好了。現代軍艦,普遍都在3000噸級以上,大的多了。”
蘇城暗自腹誹:您有生之年一定能見到比軍艦大的多的漁政船。
不過,在80年代末,漁政船的確是很純潔的,它的執法許可權還比不上天*津海關買去的海關巡邏艇。
儘管如此,蘇城的海軍情結,還是不知不覺的發作了。
黃恆豐走在前面,一無所覺。
一行工人小跑著從身邊經過。
黃恆豐輕輕挑起眉頭,回過頭去,看著他們進入車間。一會兒,又有兩名工人,跑出車間,前往另一個車間。
了工作而奔跑。
有多久沒有見到這樣的情形了。
黃恆豐不由陷入了沉默。
中船旗下的工廠,其實都不太好過。國內造船業原本就沒有發展起來,近些年,又受到日本和韓國的擠壓,分外難受。
但是,即使工廠如此難過,中船旗下的工廠,工人們仍然用悠閒的腳步,完成車間到車間的轉移。
50年代的造船人精神,似乎已經融入了海水,隨波飄走了一樣。
“莫非,民企真的比國企強這麼多?”黃恆豐有著強烈的危機感。
桂江船廠是做小船的,主要生產巡邏艇、緝私艇、漁政船、以及3000噸以下的貨輪、油船和客船。在民企快速發展的環境下,桂江船廠的訂單自然不會少。但是,沿海的小型私人船廠,已經慢慢成長起來了。
那些船廠,如果也能像蘇城的濟南動力機廠一樣拼,黃恆豐自覺毫無勝算。
“黃廠長。”陳祖年喚了一聲,打斷了黃恆豐的遐想,向他介紹道:“這位是我們190柴油機的設計者,劉秋工程師。”
“你好,劉工程師。”面向普通工人,黃恆豐的態度是很好的,更像是小胖的爹。
劉秋的頭髮永遠都是亂的,油手握了一下,便道:“我來介紹190柴油機吧。”
他是早得到明示了,也沒有多餘的話。
黃恆豐站了一個視野開闊的位置,邊聽邊觀察車間,目光突然定格在了一個普通工件上。
說它普通,是因為工件本身很常見,但它被放置在有機玻璃罩中,又是如此的不普通。
黃恆豐自然而然的走了過去。
只見工件下方,斜斜的寫著一排小子:1987年,濟南動力機廠重生,48位工人師傅共通加工完成了這塊工件,並以此紀念濟柴之魂。
陳祖年深深的看了一眼工件,小聲道道:“到去年,濟南動力機廠已經停工一年半了……車間重啟的那天,工人們用加工這塊工件做慶祝……”
他形容當日工件傳遞的過程,黃恆豐立即停住了。
良久,他才說:“停工一年半,能夠持續的維護裝置,並且保證機械完好,不容易!在重啟當天,能夠加工出這個機械,說明你們的保養工作,做的到位,不是應付差事,是真心實意的。你們有這個精神,無論是否被收購,總有爬起來的一天。”
說到這裡,他做出了決定,道:“蘇城,你們如果真能在3個月內完成660k的柴油機,我可以優先採購,每臺20萬元,如何?”
20萬元,已是柴油機成本的三倍以上。黃恆豐不會範這麼大的錯誤,只能說,他給濟南動力機廠留足了利潤。
蘇城大喜過望,一邊拍著胸脯答應,一邊問:“真的是給漁政船做?”
“當然。”
“既然這樣,一臺柴油機10萬元。”蘇城斬釘截鐵的道。
“這怎麼行。”
“等您以後要造大船了,也別忘了我們就行。”蘇城再次道:“給漁政船提供柴油機,我們只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