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二章 心血

商遨所長是個大臉的小男人,聽了蘇城的話,期期艾艾的道:“我們這套裝置,是要出口的?”

“自己用,也要出口。否則,咱們這麼長時間的投資多浪費。”

商遨被弄混了,急問:“那就是說,要兩套裝置?”

在他們眼中,出口裝置和國內自用的裝置,自然是完全不同的。外國人有錢,儘可以用好的材料和成本高的配件,國內企業缺錢,那就勉強湊活。

蘇城繼續搖頭,道:“就要一套裝置,我們儘量做好。”

“那多浪費啊。”

蘇城無語,道:“好的裝置才能提高更多的產量吧,否則咱們花這麼多錢做研究又為了什麼。”

“能省一點是一點嘛。”老谷在旁邊幫腔。他是50歲的人了,經歷過三年災害,和物資最緊缺的時代,對節儉有著相當的執著。

蘇城一笑,道:“老谷,聚合物驅的分散裝置要是沒做好,配比誤差就大,精度就弱,你辛苦研究的3087發揮不出來,豈不是浪費。”

老谷用粗糙的手摸著腦袋,嘿嘿一笑道:“這個標準肯定是要達到的。”

蘇城於是轉頭看向姚澤凡。

這個裝置專案組的組長勉強笑了一下,問道:“那咱們的裝置,要推倒重做嗎?”

“不用全部。”蘇城開始翻看圖紙的總裝部分。

像是三次採油裝置這種重要的東西,它的零部件構成,每個石油專業的學生都是要反覆學習,反覆考試的。4年考4次是絕不誇張。

假如讓蘇城將輸送器整個做出來,也許要好些天的時間,還得參照許多藍本,但要是描述輸送器的優劣,做出改善,這樣的題目他都做過無數次了。

無非是5分的簡答題罷了。

寥寥數十字,將輸送器的各個要點描述出來,這就是蘇城現在做的事。

他一邊看,一邊用速記的方式在筆記本上劃,別人也看不懂。

一會兒,蘇城才抬起頭來,道:“國外進口的聚合物驅裝置,有這樣幾個問題,我們要避免。首先是配置相應的供水增壓裝置,其次是螺桿輸送器,第三是閥門的結構問題。解決好這三個問題,我們再復刻國外的裝置,水平就能超過他們。”

姚澤凡聽他說,也趴在圖紙上看。一會兒,苦笑連連道:“蘇所長看的準,要是這三個部分能提高水準,那效果能竄上一大截,20%得有,不過,這三個部分可不容易解決吶。”

“要是能躥升40%的話,你覺得這個困難不?”

聚合物驅的原理,就是把改性後的聚丙烯醯胺用分散裝置溶解,注入油井,驅出石油。

這個過程中,要達到兩個目標。首先是降低石油粘度從而解離石油,其次是向油藏中加壓。最好的情況,就是用三次採油手段處理過的油井,能夠有一段時間的自噴期,這也是最省錢的。

因為聚合物很少發生變化,聚合物驅的要點就集中在了分散裝置上。必須要按照設計思路,儘可能完美的溶解溶劑,從而使其充分的發揮作用。

這是比較困難的,就算是在實驗室中,精確配置溶劑也不可能。

但是,越是精確連續的注入溶劑,油藏中的解離效果就越好。80年代,一般的三次採油,能採出剩餘油藏的20%,提高40%就等於提高到了30%,意味著上百萬噸的原油。

姚澤凡將“供水增壓裝置”,“螺桿輸送器”和“閥門系統”又看了一遍,道:“要是真能提高40%,重頭來過也不虧,但是,時間可就來不及了。”

蘇城大手一揮,道:“時間是我考慮的事,你們考慮技術問題就行了。“他話鋒一轉,又評價道:“螺桿輸送器,這個已經說過了,咱們先說增壓泵。中原油田和大港油田雖然買了進口的機械,但他們用的都是以前的老式國產l59z注水增壓泵,這個不行,落後了。以前的泵,供液能力和分散溶解裝置不能完全匹配,自動控制不能完成,要成立一個新的專案組,攻關供水增壓裝置。”

商所長苦笑道:“咱們哪裡還能抽得出人手,這兩年,上面逼的緊,我們已經投入全部人手了。”

蘇城看看,不足百人的三次採油實驗室,的確已經超工作負荷了,研究工也不能擠壓時間。

他點點頭,道:“我去找人。接下來,是,然後是閥門的結構問題……”

各專案組的人聽著,手上的筆也沒有停。這都是沉浸該專案好幾年的人了,一些人研究化學採油超過10年,“有沒有”一聽就知。

蘇城講的都是後世經驗,從時間上來看,也就是90年代初的先進技術,在國外的期刊中也許都有出現過,只是沒有人將之系統的整合在一起罷了。

像是螺旋輸送和高壓橡皮管輸送,並沒有什麼技術代差,但就是後者比前者好用。

採用前者的裝置公司,堅持了一段時間以後,多半還是回到了高壓橡皮管的路子上來,直到該技術終結。

這些堪稱經驗之談的東西,正是中國的研究員所需要的,蘇城講的順暢,大家也聽的認真。

商所長則驚訝於蘇城的承諾。

作為研究所的副職,他不知跑了多少次油田總部,有時候還要去山*東和部委跑錢,深知弄錢的困難,像是蘇城這樣的大膽承諾,他是一次都不敢的。

下午的時間飛逝。

等到6點鐘,蘇城提出結束,大家猶然戀戀不捨,於是又說了一個小時,才將他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