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二十三章 勘探隊

瞿國達也在其中,趁亂喊道:“蘇董,蘇董,我們七廠的勘探隊,也是拔尖的哦。”

於是大家胡亂的叫著“蘇董”,再將自己手下的勘探隊報出來。其實,只要明年的勘探重點劃為淺海地區,這些勘探隊也就只能去淺海地區了。

蘇城只好依著他們,將各單位的名字和人記下來,約定一個面試的時間。

“面試”一詞對國企還是挺新鮮的,眾人笑嘻嘻的答應了。

等人走的差不多了,瞿國達才問蘇城:“你準備怎麼開始?”

“從極淺沿海開始勘探。”

極淺沿海是指水深不足15米的海域。以勝利油田目前的技術,只有極淺沿海礦藏,才能開採出來。

瞿國達也知道這個道理,但他躊躇了一下,卻小聲道:“你要是極淺沿海能勘探出油藏來最好,要是不行的話,深一點的淺海也別放棄。”

他是想著先完成所謂的“大油田”任務再說。

所謂的大油田,可不是一個孤零零的大油藏,而是幾十上百個大油藏聚集在一起,就像地下有許多個油罐一樣。當然,這是中國和大多數產油國家的情況,要是在中東的話,那些國家地下就只有一兩個油罐子,可以不停的噴啊噴的。

蘇城笑著說“好”,但也沒有當真。

回到家裡,蘇城就將借來的地圖展開,開始在埕島附近劃線。

雖然知道了大致地點,但埕島油田的勘探面積足有4000多平方公里,這麼大的範圍,很難在一年內勘探完成的。

蘇城只能沿著海岸線,尋找已知的油井。

在埕島油田發現之前,這裡是有一些採油井的,只是都沒有打對地方,未能發現有價值的工業流。

其實,中國如果不開採自己的油田,那自然是極好的。但世界上,除了貧油國,沒有哪個國家可以這樣做。

像是中國這樣的大國,就更不可能了。一方面,開採石油並不僅僅是開採石油,它還帶動了石油上下游的數萬家公司,過千萬人的就業。另一方面,不挖石油的國家,也沒有技術從別的國家挖到石油。

在國際石油交易中,日本屢屢能夠從國外獲得油田,不光是政治因素,更多的是經濟和技術上的因素。包括沙特在內的許多產油國,在技術上都對日本有所依賴,因此就不能斷然拒絕日本的要求。與之相比,中國除了掏錢之外,就很難拿出有吸引力的條款了。

但日本的技術也不是憑空變來的,他們前期依靠從美國購買的技術積累,後期依靠採油的經驗積累。

中國既沒有乾爹,也找不到恩客,那就只能自食其力,從自己的油田練手開始。

淺海油田,就是極具競爭力的海洋鑽探技術。

如果要在國外購買一塊瀕海油田,那招標書中除了價格,就還需要符合環保的要求。到90年代後期,滴油不入海已是慣例。中國要是不開發自己的瀕海油田,永遠都別想買到別國的瀕海油田。

蘇城在臥室,畫了整天的圖。

天亮以後,他才將將亂七八糟的地圖收了起來,捲起來放進大包內。

很大的一包。

再開車到“勝利機械廠”的時候,各單位的勘探隊員都差不多到了,數百人湧在行政樓內外,等著分配工作。

在正常人想來,蘇城理所當然的會收納所有人,就像一次淺海大會戰那樣,他需要大量的人手去搜尋廣闊的地區,所謂的面試,十有**是一次過場。

但蘇城對大量的人手毫無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