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六十章 緊缺

王勝和蘇城的關係不錯,只得承擔簽約的任務,請蘇城去了海滄新開的*啡廳。

*啡廳名為“海岸人家”大沙發小茶几,有穿著整齊的漂亮女生和漂亮男生,後者尤其難得,吸引了不少女士群聚而來。除了貪新鮮的國人之外,來往於海滄的外國人也是*啡廳的一大客源。看女老闆的滿面笑容就知道,這些外國友人的出現絕對出乎她的預料。

由於外賓的存在“海岸人家”竟有了些名氣,被稱作最有義大利味的〖中〗國*啡廳,其中獎程度絲毫不遜sè於大華石化公司的甲醇專案,只是數量的多寡有別,像是買了一張彩票,和買了一箱彩票的兩個人。因為這兩件事,海滄本地的官員在招商引資中多有借之宣揚風水的,卻是引得一陣贊同。

週期長達一兩年的工廠和店鋪,臨到營業的時候,發現市場供不應求,產品開始漲價了……這不是風水又是什麼。

臺商向來都是信風水的,王勝將蘇城請到*啡館裡,就笑著說起來這個故事。故事說完了,氣氛也就活絡了,王勝這才悵然道:“蘇董,我今天可是來求你的。”

“看你說的。”蘇城連忙坐直了,道:“當rì去臺灣融資,要不是王先生和張先生,瑟坦油田能不能辦下來都是兩說。之後,天然氣包銷合同,也多虧你們幫忙,才沒有違約。何必用求這個字。”

“你真這麼想?”

“真的。”

王勝看著蘇城挺直的鼻樑,捉摸不透的道:“臺塑想包下大華石化公司的甲醇。”

“全包?”

“是。12萬噸全包,可以的話,我們希望能有一個10年合同,中間可以重新一到兩次議價。”王勝沒有要佔大華便宜的意思,這份合同優惠至極。對於大華石化來說,產品若有銷路,就能一門心思的提高產量,而且減少了銷售、維護、倉儲、運輸等等方面的費用。總收入只有提高的。

蘇城驚訝了一下,卻道:“臺塑缺原料至此,還不趕快落實海滄計劃?”

王勝尷尬無比,道:“尚在談判當中,委實難做。”

臺塑當年提出了11點要求,幾乎佔盡了優勢。看在70億美元的份上,大陸方面積極參與談判,但也沒有做出決定。這不光是條件的問題,還與當事人的心態有關。

蘇城始建甲醇專案當rì,就有對王勝說過“獨建”海滄石化基地的話語。王勝因此親至美國,向大佬王永慶說明狀況。

然而,做了50年商業的王永慶,xìng格極其堅韌,而且有著〖中〗國的商人最好的品質:努力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他的臺塑,從來不以出售高價產品而自豪,即使是國際物價上漲,他們也儘量提供低價的原料給下游廠商。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做計劃的時候,也往往以物美價廉為要點。

1990年的〖中〗國受到西方世界的圍追堵截。臺塑的70億美元,不僅是一大筆的投資,還有著超乎想象的政治含義。王永慶待價而沽,自然而得到最好的合同,為此浪費兩年時間也在所不惜。

他的心思,〖中〗國方面也一清二楚。於是,王永慶又祭出了在臺灣投資數十億美元的六輕計劃,表明自己並不是只有一條路可走。

於是,雙方的談判再次繼續。情況始終有利於臺塑,只是漫長的令人想吐罷了。

蘇城的干擾,在臺塑眼中最多是一股濁流,有一段時間被影響了,終究是會解除影響的。尤其是本月初,王永慶在美國見到了尚是立法委員的**等人,雖未表態,但含混的意味更重了。

王永慶一手是官,一手是商,坐在美國試圖用數百億資產的臺塑集團撥動海峽兩岸的zhèng fǔ,以求利益最大化。別的且不說,光是這份氣魄,也是少有人能及的。

但越是這樣,他也就越固執。

倒是王勝在大陸呆的久了,有些認同蘇城的觀點。與其漫漫的談下去,不如小小讓步,爭取時間。

然而,在海滄計劃裡,蘇城和王勝基本沒有直接話語權,也只能說到此為止。

作為一隻力爭上游的鯰魚,看著臺塑受到的影響有限,蘇城遺憾的暗歎兩聲,表面上依舊保持著笑容,說道:“你們要用這12萬噸的甲醇也可以,但有兩點要求。第一是要用美元付款,第二是用兩年內的最高價作為10年裡的原料售價。如果同意,12萬噸甲醇就給你們了。”

王勝極jīng明的人,立刻問道:“你覺得甲醇價格上漲是中短期的行為,會在兩年內達到最高點?”

蘇城並不否認,點頭應是。

大宗商品的價格判斷,一百個人有一百個說法。王勝不會因此影響自己的判斷,馬上道:“我會回去報告的。不管怎麼說,無論成與不成,感謝蘇董。”

言下之意,蘇城已把以前的人情還上了。這也是王勝下的一份定金,最終臺塑若是允諾了這個方案,蘇城就不好意思再推脫了,否則賠付兩份的人情。

就王勝猜想,臺塑總部允諾該方案的可能xìng是很大的。甲醇價格雖然在上漲,但用量增加著實不少,海滄又臨近臺灣的工廠,未來的地理位置只會更好。10年的長合同,最高價偏偏出在這兩年,豈不是說甲醇價格要連跌8年?對此,王勝是不太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