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有話沒說出來,關係戶也能人盡其用。中國的大企業,哪有沒關係戶的。
鍾離善是考慮過捱罵的,因為蘇城太年輕。年輕人的衝動是個很難說的事,反而是蘇城的通情達理,讓他驚訝萬分,真心實意的道:“做企業不容易,是我們的工作做的不好,給你們添麻煩了。”
蘇城笑著把話岔開了。他當然不喜歡關係戶,但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這是企業必經的階段。就像他最初入住勝利機械廠,招工的時候就要優先本廠職工。工人們把這看作是一種福利,但以企業家的眼光來看,又何嘗不是一種關係戶。
別說他一個大華實業了,就是臺塑來了海滄,一旦落戶,關係戶的條子也少不了。為了交通、電力和水利,或者為了稅務,或者為了治安等等,總有求到地方的時候。
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勝利油田和大慶油田,所謂油地衝突就是當地政府和油田所在地的農民要分潤好處,而引起的理不清剪不斷的關係。比起私企來說,油田可厲害多了,算行政級別是副部級,本身資源又豐富,上層背景雄厚,副廳級或者正廳級的地方政府算得了什麼。但油田照樣得讓著地方,因為贏不了,換一屆政府,矛盾依舊,殺的天翻地覆,正常生產就沒辦法進行了。
外國公司和外國企業也好不到哪裡去,只是因為經濟發展的階段不同,換成了另一種形式。為了環保、勞工關係、拆遷、避稅等等問題,任何一家大型企業都是官司纏身,麻煩不斷,賠的錢只會更多。
但凡是認真研究了中國政治的外國企業,十個裡面有八個是羨慕中國企業的,關係成本太低了。
在所有型別的公司中,能源公司當是最能承受潛規則的公司,也是最強壯的公司,君不見美國公司到了中國,一樣要入鄉隨俗,甚至有主動招聘關係戶的。
許多人一提起能源公司,就說背後有政府支援云云,或者說能源公司和政府穿一條褲子。然而,關係從來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
任何一家能源公司要想獲得政府的支援,都要經過政府關係的考驗,否則的話,一個億萬富豪建一家能源公司,豈不是立刻擁有了政府背景和政府支援?這自然是不可能的。
任何公司要想得到政府支援,都得有所付出。或者是對政府掌權人的付出,或者是對政府要求的付出。美國石油公司放著蘇丹的石油不能開採,又要買一堆的媒體廣告,捐助大筆的競選資金,就是一種付出,政府就要給予回報。巨人集團為了地方政府的政績,罔顧現實情況,一步又一步的加高巨人大廈以成為地標建築,最終破產走人,亦是一種付出。谷歌為了美國政府的價值觀,最終放棄了中國市場,既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付出,並且為自己的年輕和不諳世事付出了代價,換成一家深諳政府關係的能源企業,斷不會去做非此即彼的選擇題的。
蘇城不要做溫室裡的花朵。
他來到了這個世界,抓住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他不想過庇護下的生活。
本國政府會道歉,會講理,外國政府就不一定了。中東石油圈有政治穩定的阿聯酋和沙烏地阿拉伯,也有戰爭不斷的強勢政府伊朗伊拉克,還有胡亂不堪的索馬利亞和蘇丹。資源豐富的南美和非洲也不是省油的燈。
人類世界,最厲害的東西都是競爭出來的。蘇城的目光放的長遠,只把這些關係戶們,當作一份歷練,不光要讓他們承了自己的人情,還得讓他們好好工作,創造價值。
送走了鍾離善,蘇城自去工地,正好見到一隊人在卸車。吊車的鋼索在空中吱吱嘎嘎,幾名工人在下面幫忙指向,更多的人則在用人力搬運。
幾名穿著幹部服的年輕人也混跡其中,一人很快受不了了,不服氣的說:“我們是辦公室的,就不能不做辦公室嗎?”
前面的科長立刻一聲叱喝:“現在的辦公室沒事做,工地人手不足,羅嗦什麼!”
“沒事做就歇著不好。”說話的年輕人卸下一箱零件,累的坐回地上。
“你給我站起來。”科長像熊一樣,敞開工作服,怒氣衝衝的跑過來,一隻手指著他,一邊喊道:“做記錄,14點25分,李泉谷不服從管理,坐地休息,現在開始計時。今天結束以後,把記錄寄給李處長。”
“你就不能說點新鮮的。”李泉谷氣的站了起來。
“怎麼,你能做,公司還不能做記錄了?全廠幾千號人,別人能做的活,我三十老幾歲的人了,還不是一樣扛活。”
“我知道,你是想比我辭職,我不辭。”
“不辭就繼續幹活,放在軍隊裡,我兩腳給你踹起來。三個月試用期,你要能做的下來,你就是大華石化的人,你要是做不下來,你還就是個關係戶。”
李泉谷偷眼看來下兩邊,都是鄙視的目光,不由大吼一聲:“怕你不成。”
氣氛是很重要的東西。周圍人都在獎勤罰懶,懶人就無地自容。能無視他人目光的畢竟是少數。不來上班或者不服從指揮也不行,大華寄信很勤快,事無鉅細,每天報告。李泉谷好容易找二叔要了一張條子,總不能天天被人通報遲到礦工種種情節。
蘇城輕輕點頭,繞去了另一邊。他是從國企裡出來的,從來都不覺得國企可怕。國企裡的人,又有幾個不是關係戶的,還不是照樣指揮,沒有哪個人是老虎屁股摸不得。行政機關亦如此,寫條子的領導手下也有別人的關係戶和別人的兒子女兒,該做的工作照樣要做。
90年代的私企,往往畏懼關係戶的關係。10年代的私企卻會反過來,往往喜歡關係戶的關係。區別只在於如何使用。
蘇城不無得意的想:這些人要能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好好做事,本地的政府關係倒是簡單了。
正邁著方步,來自上”海石化廠的總工程師申山,一個年過花甲的老頭兒,敏捷的像是豹子似的,撲住蘇城,嘴張的老大,像是要吃人似的喊:“你們請卡利薩定的12萬噸甲醇,能用國產的催化劑,是不是?”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