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們就看蘇城的表情轉為嚴肅。大家這才知道他是說真的。
要是換個別人,大家或許會覺得他吹大氣。
對蘇城,在場諸人是沒有這種念頭的。
海滄基地有多龐大,獲得海滄有多難,他們不說是一清二楚,也是有些概念的。
於是,有人懦懦的道:“真能得到歐美和東南亞公司?”
“當然。這可是包銷。”蘇城微笑道:“大部分的企業主解決銷售的能力都不足,一般都是本地銷售,或者把商品交給分銷商,包銷的穩定性,能給他們解決大問題,這在哪個國家都是一樣。”
“那蘇董準備把商品銷到哪裡去?”謝薇薇終於問了出來,她憋了一天了。
不用蘇城說話,小胖立刻打斷謝薇薇道:“哪裡有你這樣問的,你要是知道銷到哪裡去,不會提前搶我們生意。”
“我搶你們的生意做什麼?”
“做什麼?怪不得你只能在計委工作,確實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小胖少不了要和秦筠吵架,牙尖嘴利稱不上。水平還是鍛煉出來了一些。
謝薇薇被刺的滿臉通紅。
唐市長憋著笑,道:“沒關係沒關係,只要是包銷,我們不在乎賣到哪裡的,都是輕工產品嘛,誰用不是用。”
其他人連連點頭,同時記住了這個計委的笑話。
這時候。一個穿著皺巴巴西裝的男人,來到了蘇城面前。
他有些畏怯的看了看周圍的人,然後對霍昌道:“您是蘇城董事長嗎?”
霍昌是在場人裡面。年齡較大的一個,又不像當官的,怪不得他會認錯。
霍昌一笑。道:“我是霍昌,大華實業的副總裁,你找蘇董有什麼事嗎?”
“哦,我是鄭華塑膠廠的,我叫池海。我們公司是大集體,我就想問一下,大集體能不能競標這個包銷。”男人有些靦腆,但眼神是大膽的。
不等其他人說話,招商局長一副暴怒的樣子,道:“你說你湊什麼熱鬧。我們這是招攬外商的推介會。不是什麼廠商都能參加的。別說大集體了,咱省裡這麼多國企,你看誰來了?”
被當面怒斥,池海的面子有點掛不住,但他還是堅持的道:“我們鄭華雖然是個大集體。但每年用的料不少。我們去年用了6000噸乙烯,今天換了新裝置,1萬噸沒問題。我們……我們的規模比一些合資企業都要大。”
消費萬噸乙烯的工廠以後不算什麼,但在1991年的中國,也確實不能算小了。
招商局長也懂這個,所以他生怕蘇城同意了。忙道:“你們消費乙烯,賺回來的是美元嗎?沒聽蘇董說,海滄石化基地是百分百外銷的。這個石化基地裡,優先進臺企,其次進其他國家的外企。你看看登記的名冊,1000多家臺灣企業,明天還有多的。所以,沒你們的什麼事了。”
企業都是企業,投資都是投資。不過,國內企業是肉爛在鍋裡,外企卻是要用優惠條件邀請來的。從大局上說,招商局長履行的職責是有利於國家的。
但對於單個的企業來說,這明顯是一種不公平。
很快又有人開口,勸說道:“這個池老闆,你要不再等等,咱們這邊結束了,如果有剩餘的位置,就通知你。你看怎麼樣。”
池海的眼神在十幾個人中間巡遊,似乎想要找出蘇城來。漸漸地,他從期望變成了失望,嘆口氣道:“我們鄭華的銷路其實挺好的,而且每年都有出口創匯幾十萬美元。就是……就是銀行貸款總是不好辦,我聽說,進駐海滄基地的企業,能有貸款優惠和貸款擔保,我就來了。唉……”
如果沒有優惠政策的話,國內私企辦理貸款是非常艱難的。在90年代官商勾結的故事裡,企業主往往扮演著一個反面角色,透過飯局美色和金錢的糖衣炮彈,將銀行官員和政府官員拉下水。假如不看過程看結果的話,這些企業主其實不過是用非法的手段,爭取了一個與國企平等的身份。
海滄基地為了吸引外資,是有一整套的優惠政策的,其中一些是國內絕無僅有的。例如免費的大宗土地等等,極為難得。
臺企的扭捏,既可以理解為討價還價的過程,也是因為90年代的中國投資環境並不夠好。在97年金融危機之前,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都是中國大陸產業轉移的對手,臺灣和新加坡都有大量的石化產業,印度尼西亞和馬拉西亞的資源區位優勢明顯,泰國和菲律賓的人力資源充沛……
只有中國自己的企業,因為依然弱小,才禁錮在國內,遍尋機會不到。
蘇城此時輕輕的咳嗽了一聲,說道:“既然說,有剩餘的位置就通知你,那你就留一個聯絡方式,還有你們公司的情況吧。”
他示意楊明又拿一個本子出來。
這個本子和記錄臺商資訊的本子,別無二致,只是上面有一個大大的黑體“三”,以示區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