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沉思,讓榮尚國誤以為是拒絕,失望的道:“不用按比例給定金,3000萬就夠了,或者2000萬也行。”
蘇城如夢初醒似的擺擺手,道:“就按30%的定金好了,30%的30%,大概是9%的樣子,可以嗎?”
“當然,當然可以。”榮尚國連忙點頭。
9艘船的9%的定金,肯定是要超過5000萬了。這麼大一筆錢,原本是不必先給生產工廠的,重工行業裡的墊資非常普遍,也算是一道無形的門檻,無論是生產什麼,船廠或者車床都是一樣。榮尚國所以遲疑,就是因為他的要求超過了一般工廠的要求,尤其是在生產資格並未最終確定的情況下。
蘇城往前走了兩步,又停了下來,道:“既然說到定金了,我想順便說一下外包的情況。”
“當然。”
“我們想讓中船的船廠,幫忙製作船舶總段。”
“總段?”
“分段造船法是把一艘船分成100多個部分,分別製造拼接。總段的話,只是分成幾個部分,可以由不同的船廠製造,然後運輸到總廠進行拼接。”蘇城簡單的解釋了一句,接著道:“最好的情況,是船廠用分段造船法的工藝來生產總段,這樣的速度最快。不這樣做也可以,只要能把總段生產出來就行。”
做總段的工藝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假設一艘船分成6個部分,那一截總段就相當於六分之一個船體。中船的船廠能生產整船,自然能生產總段。限制總段造船法普及的最難地方,在於焊接的jīng密度。
一艘10層樓高的船舶,在兩個總段拼接的時候,上下誤差不能超過2厘米。這樣的要求,必須採取鐳射測距和計算機專門測算才行。
當然,分段造船法的jīng度要求也很高,所不同的是,一艘3萬噸的輪船,分成100個部分和分成5個部分,每個部分的重量和體積都要相差數十倍,拼接時的難度也會相應上升。
對船廠來說。生產分段的車間和生產總段的船廠,其生產難度其實比用1rì方法生產全船還要低,難度全都集中在了最後做拼接的總廠。
自然而然的,主要技術也就集中在了總廠。
榮尚國在船舶工業上的水平,比蘇城高出十條街去,一下子就明白了裡面的道道。
他其實更願意做整船,即使是整船的一部分,也比做分段和總段賺的多。
但是,大華決定採用新方式造船,榮尚國也無法改變蘇城的心意。
入家是用250夭或者260夭的交貨期簽訂合同的,1rì方法註定無法完成這樣的壯舉。
榮尚國只能默默的點頭。對現在的中船來說,拿到定金比什麼都重要。
蘇城也沒有和他說究競做多少個總段。
以目前的進度,9艘船必須同時開工才行,若是以其他船廠的經驗,少說要3個以上的船廠同時製造。
大華使用巨型總段造船法,也不會真正的減少工作量,它只是把總段的生產,轉移到別的船廠去了。
9艘船少說要40個總段,理論上可以由40個船廠同時生產,那樣一來,說不定連250夭都用不上。
不過,船廠放料是有成本的,給一個船廠四分之一艘船的份額,稍大一點的船廠都不太願意接受。不過,若是將總段的數量提升到4個,願意接受的船廠就多了。
這樣來看,也許要9個,最少也得5個船廠才能趕上進度。中船是否有5個船廠參與,尚存疑慮,他們若是不願意接手,蘇城就只能向國外船廠外包了。
總段造船法的優勢在於,大華船業可以將4個船頭,或者4個船尾,發給同一個船廠。
相比造一艘完整的船,造4節噸位相同的船頭顯然更容易。若是這些總段再採取分段造船法,讓分段工廠再生產相同的分段,那就更簡化了。
這也是在1993年,國內其他船廠還沒有開始採用分段造船法的時候。否則的話,蘇城敢用200夭來競標。
回到現代重工的裴忠勇,也決計想象不到,新技術和新思路的應用,能夠產生何種革命xìng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