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四十八章 富可敵國

收割的季節,勝利者們的臉上泛著金色的光環,失敗者的腳下是潺潺的血流。

再沒有比這裡殺傷力更大的戰場了。

對資本主義世界來說,也沒有比這裡更公平的戰場了。

花旗銀行是紐約原油四大巨頭之一,興業銀行則是90年代的歐洲霸主級金融公司,住友商社代表著日本綜合商社的金融最高實力,安然和雷曼兄弟更是這個時代的新金融公司的旗幟……但是,該虧的,該賠的,一個都少不了。

在蘇城眼裡,這似乎應該是正常的,花旗和住友賠錢的訊息時不時的就能收到,雷曼兄弟和安然公司更是“已經”關門倒閉了。目前尚未徹底清倉的貝爾斯登也是一樣的命運。

所謂的百年基業,要摧毀的時候,卻也用不了幾年的時間。

不過,蘇城的鎮定未能傳染到楊靖善。

這個熟悉中國銀行系統,瞭解中國進出口業務,並在法國留學多時的官二代,哪怕在夢裡,都不認為法國興業銀行的交易員,會玩不過中國的私營公司,至於花旗銀行、雷曼兄弟公司這種華爾街食物鏈頂層的生物,倒是難以給他留下直接的印象。

哪怕是身在歐洲大陸的中央,它們也太遙遠了。

出生於60年代的中國,楊靖善喊過各種的口號,相信過各種的理論,但無論是課堂還是社會,都沒有為他提供全面的資訊。當他第一次接觸歐洲銀行,接觸美國金融機構的時候,是懷著朝聖者的心情的,他見識過歐美銀行家的醜陋,卻依然相信歐美銀行的強大。

直到這一刻。

不真實的一刻。

晚間22點,蘇城按響了鈴鐺,輕聲道:“我們進入了純盈利期。”

楊靖善不僅目瞪口呆,而且手足無措。

泛亞基金還剩下幾百億美元的原油期貨合約尚未出售,即使如此,盈利已經產生,再賣掉的原油期貨合約,全是純利潤。

這種情況,卻是不多見的。

楊靖善不清楚泛亞基金的具體規模,也不清楚蘇城賺了多少,可是,看著電子屏上跳躍的數字,想到是一家中國公司主導了這一切,楊靖善突然有種莫名的感動。

深切的感動。

似乎,回到了初中時代一樣。

自己所知的,就是全部的世界,自己的世界影響著自己,自己的驕傲影響著世界……

搶在電子盤結束以前。泛亞基金終於全部平倉,將所獲盈利,盡皆攬入懷中。

與此同時。住友商社、伊藤商社、貝爾斯登、bp公司、道達爾公司等諸多金融機構,也完成了“風險控制”,全賠而去。

虧損最多的住友商社,將“風險”控制在了52億美元,伊藤商社,將“風險”控制在了14億美元,bp和道達爾都將“風險”減弱到了10億美元內。全都創造了近年來的虧損之最。

蘇城、祁霄以及秦筠,則擠在了電腦前,開始觀賞11位數的美元賬戶。

百億美元的現金賬戶可是不常見到的。除了大型銀行,普通的實業公司,即使規模有百億美元,也不一定能找出十億美元的現金來。至於百億美元的現金。準確的說,是758億美元的現金賬戶,在許多國家的財政賬戶上,都是看不到的。

同一時期,中國的外匯儲備是516.2億美元,到明年,外匯儲備也只有735.9億美元。當然,國內的印鈔機想印多少鈔票就印多少鈔票。但國務院的老大要想在國際上花錢,就是這麼多。再想要就得發行債券。而1994年,中國的確在國際上發行了美元債券,總金額是10億美元,少的可憐。

而在泛亞基金獲得的758億美元中,175億美元是本金,513億美元是利潤,僅僅是利潤,就超過了此時的國內外匯儲備。

在某一個瞬間,泛亞基金的資金量要超過全世界大部分的經濟體。

當然,大華實業獲得的是其中的25%,總計128億美元,再加上自己獨立運作的價差合約的利潤,總額達到了170億美元,相當於自己的規模達到了泛亞基金的規模。

而大華實業的現金總量,還得算上它本身擁有的40億美元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