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吱。”
木門又開了。
眾人不約而同的緊閉雙唇。
“生產檢測結果。”匆忙而來的秘書手舉著信封。
“多少。”林永貴不及去看。他的心情同樣的激動,對其而言,淺海戰略何嘗不是一場賭博,終於到了翻底牌的時間了。
報信的小夥與有榮焉的提高嗓門,中氣十足的喊道:“日產,……3到4萬桶。”
何根生腦袋像糨糊似的,聽到這裡,大笑重複:“3到4,才3到4……”
“萬!”旁邊的人,忍不住給他提了一個醒。
“什麼?”
“是3萬到4萬桶……”
“那豈不是要……”腦袋糨糊的何根生悚然一驚。
“日產5000噸,年產200萬噸。”蘇城語氣平靜的宣佈了這個數字,但心情絕不平靜。
這是一次,艱苦卓絕的勝利。
蘇城在品味著勝利的果實滋味,其他人同樣在歡呼。
作為油田幹部,沒有人比他們更在乎原油產量了。
不停的還有人在計算“日產5000噸,年產200萬噸,儲量絕對上億噸了。”
“還好蘇董堅持打下去了!”
“絕對是世界級的大油田!”
桌椅的拉扯聲,喧囂的叫喊聲,讓今天的會議室比元旦晚會還要熱鬧。
林永貴也緊緊捏著拳頭,心臟砰砰的直跳,自不會阻止大家自發的慶祝。
劉書記則撫著額頭,儘量不引起大家的注意。
宋志軍悄悄的順著門邊,想溜到外面去。
一路上,幹部們也不攔著他,排成排,笑:“宋教授,你說這個油田,有沒有意義啊。”
“宋教授,4萬桶寫成4桶,是筆誤吧。”
“宋教授,埕島你是親自去過的嘛,是不是油太多,糊住腦殼了?”
在不出油的時候,大家不會出言諷刺蘇城,因為他們都懂得組織勘探的壓力。中國的石油行業,就是在中國最缺乏石油,在國外的專家教授,叫囂著中國貧油的環境下勘探出來的。
蘇城所承受的壓力,蘇城所經歷的挫折,與中國第一代石油人,第二代石油人,第三代石油人,第四代石油人……別無二致。
同為石油工人,同為石油幹部,大家能夠理解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