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六十八章 真是可氣啊

清早,蘇城、鍾志根與楊明三人步行到五號小樓的會議室。

房間的裝飾古香古色,桌子被搬走了以後,用木椅圍成了一圈,椅子後面還有椅子,供隨員們使用。

先到的有能源部的徐部長和中石化的康慶峰。徐部長是煤炭部的出身,煤炭部改革以後,就到能源部做了安全和環境方面的職司,向來不管石油的事,幸好如此,蘇城才沒有機會得罪他,兩人見面還能互相一笑。康慶峰曾經代表中石化競標瑟坦油田,是個年齡較大的海歸,不像青少年時期就在國外讀書的學生,康慶峰的思維模式仍然〖中〗國化,這使得他沒有機會做直升機幹部,但也穩定的獲得了一定的地位。

能源部和中石化兩家的代表倚牆而坐,形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組合。一方面,他們是最有可能與海滄計劃發生關係的單位,另一方面,他們又派出了最不可能做決定的兩個人。康慶峰的身份有些低了,徐部長的位置有些歪了。從選人上,就能看出兩個單位欲拒還休心態。

毛主任坐在離門最近的地方,每進來一撥人都招呼著,笑容滿面。

中石油和中海油的代表不出意料的來的很晚,幾乎是卡著時間點走進門。中海油的湊數代表姓秦,僅一個人出面,打了兩聲就靠著裡面的椅子補眠去了,一副“我來賣萌別理我”的樣子。中石油的代表是劉秉,蘇城的老上級。

三四年過去了,劉老頭兒的鬍子頭髮都huā白了,笑的仍沒個正形,坐在蘇城對面,眨眨眼又眨眨眼,對蘇城的好奇遠勝蘇城對他的好奇,也似一副來打醬油的表情動作。

除此之外〖中〗國銀行和〖中〗國發展銀行,以及國務院也都派員旁聽,會議的規格看起來不小,但真正有心參加的有幾個人就說不清楚了。

一切顯的輕鬆自如,有些像是早餐會,有些像是茶話會,有些像是憶苦思甜的感人班會,總之不像是決定數十億美元專案的正式會議。看起來,也沒人想要決定這數十億美元的專案。

大家都是一臉走過場的不耐煩。

或許,對他們來說,這就是一個過場吧。

有權利做決定的人不敢來生怕被攤派了資金任務。沒權力做決定的人來了,不是走過場是什麼……蘇城想到此處,突然坐直了身體,並將一切負面情緒都收了起來。

環視四周,除了主持人毛主任以外,唯一有能力做決定的,竟然只有蘇城自己。其他幾大公司和銀行系統,不約而同的派出了弱勢或錯位的代表。

至於毛主任,他是發改委的副主任。制定政策的人,但不直接插手經濟專案。

蘇城思路豁然開朗迅速的盤算起來。

其他人依然沉浸在會議狀態中紛紛展現自己黨校培訓回來的成果。

毛主任不以為意瞅著時間到了就宣佈會議開始,笑呵呵的說道:“咱們今天是碰頭會互相瞭解一下,不做決定。大家都是代表,我也是代表〖中〗央領導來主持會議的。所以今天的會議,大家〖自〗由發揮,誰來說說看?”

眾人一陣沉默,但表情輕鬆。

毛主任早有預料,直接點名道:“徐部長,能源部什麼想法?”

“我們堅決服從〖中〗央的決定。部委內部,傾向於支援海滄計劃的實施,無論是臺塑做也好,我們做也好,都要做下去。”徐部長說的全是沒用的大實話:“我們認為,最好的結果還是由臺塑來做,除了乙烯和煉油裝置,吸引臺灣的下游工廠在大陸設廠是同等重要的工作,有很強的示範意義。當然,要是臺塑最後決定不做了,我們也不能讓他們拿捏,我們自己也能做。”

蘇城眼神平正的看了看他,心想:說了等於沒說。

誰都知道這種情況最好,但希望中的好事情並不總是發生的。徐部長的位置決定了站著說話不腰疼,能源部既不用掏錢建石化工廠,又是純粹的政府機關,所以順著〖中〗央的想法走,沒有亂七八糟的分歧毛主任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滿意的頷首道:“我們目前還不能確定臺塑會撤出海滄計劃,王永慶來談就說明他們仍有興趣,提出修改條件也是正常的,俗話說的好,嫌貨才是買貨人。我們得仔細辨別,但也不要因為自己的擔心,就把人家給趕跑了。”

他的話裡面,十分有八分在說留下臺塑,但也說明了〖中〗央的猶豫心態。

其實,臺塑借海滄計劃向臺灣當局施壓,某些領導也許是樂見其成的。

無論失敗與否,〖中〗國大陸首先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在某種意義上突破了西方國家的封鎖,是典型的用政治換經濟的手法。

但在此過程中,大陸希望臺塑假戲真做,付出的越來越多,臺塑卻是意志堅定,敷衍的越來越多……

眼瞅著就要堅持不下去了。

然而,政府的政策慣性遠比企業的政策慣性大。除非臺塑確定無疑的說要退出,否則大陸總是要堅持下去的。

蘇城不懷惡意的想:決定海滄計劃的領導,總不能堅持兩年以後,再扇自己的臉說進行不下去了吧。如果沒有外力的作用,這個計劃會像是很多的〖中〗國計劃,或者〖中〗國研究那樣,起一個好頭,將過程渲染的如火如荼,然後悄無聲息的消失在所有人的視線裡。

好似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蘇城一股腦的捅破了窗戶紙,也就結束了雙方的蜜月,變相的提高了政府籌碼。眼瞅著就到了1991年了,臺塑要是不準備些乾貨,也沒必要再繼續玩這個你情我願的遊戲了,想來中方也不會再主動。

這次會議,就可以看作是〖中〗央的態度。大家討論的可是取代臺塑的海滄計劃。

只不過,出於部門利益,其他單位卻不願傻乎乎的撞上去做背景。

這可是一個數十億美元的專案,去掉水份和遠洋船隊等等配套專案,少說也有三四十億美元,哪能說接下來就接下來。最起碼最起碼,也得有三上三下,三請三辭,擺事實,講道理,讓〖中〗央簽下既往不咎的條子,給一點平時沒有的政策,許諾一些早就想要的條件……〖中〗央也不能不講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