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一十九章 畫外音

蘇城聽的那是一愣,遲疑的道:“做中國的全球資訊網,意思是做中國的網路供應商?”

“當然。”委員說著一笑,道:“忘了說了,我姓張,張顯榮。負責科技和通訊這一塊。”

蘇城不期然的看向周老,後者也微微點頭。

蘇城終於明白了。這是要大華做電信啊!

想想後世中國電信的牛掰,蘇城的心都跳了起來。

他不由確定道:“讓大華做網路供應商的意思是,以後別的單位和個人,要想接入網路,就要透過大華?”

“嗯,要是大華有興趣的話,就這樣。”張顯榮說著又加了一句,道:“當然,日後要是有其他的企業有興趣,大華就要和他們競爭,我想,大華是不怕競爭的吧。”

他看了看中石化的宣總,笑了起來。好幾個人都微笑了出來。在他們看來,這樣一個新科技就算能夠吸引人,也吸引不到中石化這樣的龐然大物。大華敢和中石化競爭,自然是不怕其他競爭者了。

做到他們的地位。估計沒少見到新科技。在此時國人的眼中,20世紀最重要的新科技,也許就是核能和原子彈了。沒有人能夠想像得到,有朝一日,小小的網際網路竟然成為遠勝核能和原子彈的新科技,更不會有人想到,一個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的資產。就能和核工業集團比肩即使以高層的眼光,估計也不會想到,日後的電信產業會變成影響國計民生的超級霸主。

現在。除了電子郵箱有點價值之外,蘇城提出的電子化採購平臺,算是另一個贏利點。也就是這麼兩個作用了。事實上,91年的中國甚至沒有加入網際網路,歷史上,要到94年的3月,才獲准併入。

蘇城看到的是未來,其他人看到的是現實。

蘇城不得不承認,自己被誘惑了。一瞬間,他甚至有拋棄石油化工,拋棄海滄計劃,轉而抓住這次機會的衝動。

這可是國務委員會議。他們一旦給了大華資格,大華也許不能做到日後中國電信的壟斷地位,也能不離十吧。日後其他的企業再想取得這樣的資格,可是不容易了。

但是,想到壟斷地位。蘇城火熱的心情又慢慢淡了下來。中國電信並不是自網際網路早期就開始參與中國網路建設的,但當它開始了中國網路建設以後,那勢不可擋的力量,卻是普通民企難以抵抗的

蘇城三思再三思,終於抑制住了貪慾,輕聲道:“全球資訊網未來的發展將非常廣泛。我們認為,這將是一個10萬億美元的市場,只要5年時間,世界就將進入全球資訊網的世界。全球資訊網也將變成影響所有人,並且與所有人息息相關的產業,我個人認為,由國家出面,組成一個大型企業集團運作此事,更恰當。當然,如果有需要大華的地方,我們義無反顧。”

“10萬億?”張顯榮只當蘇城是誇張,沒有深究這個數字。但對他的話也仔細想了一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再瞭解一下。大華也不要放棄,繼續鑽研。”

“是。”蘇城並不知道,中國的網際網路最早就是由一傢俬人公司做起來的。那是95年成立的瀛海威,到97年的時候,他們在全國8個城市架設了全國大網。然後到97年中的時候,郵電部一口氣投資70個億,在全國169個城市架設了多媒體通訊網,立刻將民營的瀛海威衝擊成重傷,它苟延殘喘了幾年以後,就漸漸的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大華如果把海滄石化基地的錢全部拿出來,也許有機會和郵電部分庭抗爭。以時間來看,堅持20年以後,中國也許真的會形成國企網和民企網並存的局面,例如電信、網通、鐵通、廣電互不聯通的情況,或許還能再加上一個大華。但是,那其實也不過是一個大的isp商罷了。

有大華這樣的民企存在,中國的網路也許會好一點,但有中國電信這樣的國企存在,中國的網路也好不到哪裡去。即使比賺錢,做能源的大華,也比做電信的大華更有前途。

蘇城還在為自己拒絕了一個千億元的賺錢機會而做心理建設,自己向自己證明自己精力有限等等。

其他人根本沒怎麼在意全球資訊網的事,另一名王姓委員咳嗽一聲,就道:“蘇城,再說說你們的零庫存供應鏈。這個和豐田的零庫存是一樣的嗎?”

蘇城一下子被拉回了現實,調整心情,道:“思想是一致的,但我們是大工業集團,做法略有不同。另外,我們未來是希望將供應鏈依託在電子化的平臺上的。”

對這方面,蘇城就熟悉的多了。

宣總左看看右看看,發現有好幾個國務委員都聽的很仔細,卻沒有一個關心他這個中石化總經理,或者關心中石化的。

當今國企正是步履蹣跚之時,比起一個企業和一個專案,國務委員們自然更關心能救活大批企業的管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