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實業還沒有能力完全獨立的研發海上鑽井平臺,敝帚自珍的保留一種動力定位的技術也沒有必要。過些年,肯定會有更好的技術出現,而此類專利的時間往往也比較短,往往只有20年到30年,技術共享有益無害。
四姐徐鳳眼皮跳了跳,道:“回購大華船業的股份,哈利伯頓恐怕要開價上億美元。”
“按照當年的投資額來算,6000萬美元就差不多了,不要讓哈利伯頓知道我們的目的,儘量低調的回購股份以後,再公佈lng船的事。實在不行,我們就另起爐灶。”蘇城點名道:“李琳,你先接觸一下。”
“好的。”李琳精神的很。她太喜歡現在的工作了,既能發揮自己長袖善舞的特點,又能每天穿漂亮的衣服出入漂亮的地方,見到穿著漂亮衣服的人,同時又能得到超額的報酬和不錯的社會地位,對於工作本身,她自然上心。
蘇城並沒有把回購當作麻煩事。哈利伯頓家大業大,每年收購的公司不少,出售的也不少。尤其是這種非控股的公司,只要價錢合適,他們自有一套決定的機制,用不著擔心。
轉過頭來,蘇城問閆學燦,道:“如何得到現代重工的lng技術,你有什麼想法?……”
“能不能在兩國建交的備忘錄裡面,加上大華實業和現代重工的合作計劃?”閆學燦試探的說。
蘇城“呵”的笑了出來,同時搖頭道:“想的挺好,但不可能!”
兩國建交這樣的事,怎會因為一項幾億美元的經貿合作談不攏而有所改變的。
同去了俄羅斯的張超,想到中國購買蘇27生產線的過程,低聲道:“咱們能不能給現代重工一個大訂單,同時提出購買生產線的要求?”
蘇城考慮片刻,道:“lng船的造價太高,這隻能做備選項。另外,韓國恐怕只能提供圖紙和相關技術給我們,裝置和原材料,還需要從別的國家購入,不能把好處都給他們了。”
見他確定了lng船的目標,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了起來。
站在蘇城身後的三郎驚訝的聽著他們口中冒出的數千萬乃至上億的數字。早在蘇城回鄉的時候,三郎就跟著出來了,這幾年都在外面大華的外圍部門打轉。差不多歷練了3年時間,這才回到大華總部,照例是做蘇城的跟班。
這也是荊山人的一條明顯晉升軌跡了。做的好了,學到東西的,就有機會三上三下,從外圍到總部,從總部到下面的小型關聯企業,做各種或保守或開拓的工作,做的不好了,也許就沉在外圍部門了,只有極少數的人,才會長期留在大華實業的總部。
“偉虎,你怎麼看?”蘇城叫的是三郎徐偉虎的名字。他本人是很注意培養自己的這些外戚們的。現代企業制度和家族制度的結合能夠讓企業的凝聚力大大提高,對90年代的創業型的企業有著相當的幫助。中國商人曾經用先進的商業手段和家族式的經營模式,將中國的商品賣到了全世界,進入近現代以後,倒是東亞國家首先延續了大中國的企業模式。
被點到名,三郎愣了一下,轉瞬笑道:“我就想,咱們自己要是有這個技術就好了,不求人。”
“嗯,咱們自己要是有這個技術,那確實簡單的多了……”蘇城說著說著,聲音漸漸小了,很快就宣佈散會。
對國內目前的研究機構來說,lng船的技術確實是一門高深技術,許多核心內容,甚至根本就沒接觸過,也完全不瞭解。
但蘇城就不同了,油氣運輸不光是石油專業的必修課,而且是一門主課。他雖然沒見過lng船,但要泛泛而談的說lng船有哪些高新技術,還是能說一說的。尤其是2000年以後才使用的新技術,現在的現代重工,估計也就只瞭解一點概念,不見得比他了解的多。
要是搞技術談判,蘇城能做的確實不多,但要在政治談判的時候談技術,他知道的東西就足夠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