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九十九章……造船法

第三百九十九章……造船法

“等到中韓建交以後,再談經貿合作是水到渠成的事,為什麼一定要現在就接觸韓國代表團?”丁志鵬一個勁的搖頭,同時開玩笑道:“橫生枝節,萬一嚇跑了韓國代表團,我找誰說理去?”

蘇城和丁志鵬很熟了,也陪著搖頭,道:“等中韓建交了,兩國間經貿合作的吸引力不是降低了。”

“建交了,應該是吸引力上升才對吧?”丁志鵬疑惑了。

蘇城一笑,道:“韓國現在求著咱們建交,自然是有求必應,經貿合作也沒有拒絕的道理。等建交成功了,大家光是等新總統就要等一年,經貿合作什麼,又哪裡能談下來。”

蘇城實際上想的是,這麼好的時間,你不訛詐韓國,你想做什麼?

此時的韓國國內,並不是期待中韓建交以後,能給韓國帶來多少經濟好處,他們算的就是純粹的政治賬。

與中國建交,不光意味著韓國與自己鄰國實現了關係正常化,它的潛臺詞,是中韓朝的關係,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

因為中國是朝鮮zhèng fǔ堅定的支持者,中韓建交,對朝鮮的打擊,是韓國期望看到的。

此外,兩德合併也給了韓國以刺激。既然二次大戰的始作俑者都恢復到了正常國家的狀態,韓國和朝鮮是否也能合併呢?

在整個90年代,朝鮮和韓國都懷揣著這種美好願望,在國際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現在的韓國總統,為了完成他的北方計劃,那是除了賣屁股,什麼都幹,想想那個在莫斯科遇到的申泰淵,一個小小的韓國交通部的官員,竟然也想來做成中韓建交的事情,可以想象,韓國國內的風cháo是怎麼樣的。

相對於韓國的政治賬,LNG船就顯的再普通不過了。當然,這也是此時的韓國zhèng fǔ沒有意識到造船業的龐大潛力,他們若是知道異rì韓國能夠從中分割的利潤,就不會有任何好說話的可能了。

天底下的事,都是搶時間搶出來的,大部分人看到的是短期利益,少部分人看到了長期利益,也只能從已經發生的短期利益談起。

丁志鵬理解了蘇城的想法,失笑道:“你這麼說也有道理。不過,這有挾持中韓建交的風險啊。我不能拍板。”

蘇城嘿嘿一笑:“上面其實已經有批示了,我也向周老請示過此事。”

丁志鵬默默的回憶著,判斷是贊成反對還是預設,良久才道:“既然如此,那我試試看。不過,怎麼接觸韓方代表,你要講究方法。”

“嗯,我在釣魚臺國賓館定了一棟小樓,每天都能看到8號樓有人送飯過去,從沒見有人出來過,我覺得,十有**就是韓方代表了。”

丁志鵬愕然,轉瞬失笑:“你發現的?這說明他們藏的還不夠深啊。”

“這種事,瞞外不瞞內。”蘇城一曬,道:“我又不會去找記者,我知道了,和外交部那起子官員知道了,有什麼區別。”

“這麼說也是,船畢竟是中國船舶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能早一點確定,都是好的。”後一句,丁志鵬已經開始習慣xìng的用官方語言解構了。

蘇城興沖沖的告辭離開,就直奔釣魚臺國賓館。

第二天一早,果然有人來引他去見韓方代表。丁志鵬從體改委做到計委,可以說是能量大無邊,外事到了他那裡,也只是需要謹慎一些就行了。

在對方的接引下,蘇城跨過三道門崗,才看到韓方代表團的大餅臉。同時出現在邊上的,還有在蘇聯一面之緣的劉明浩。

劉明浩向蘇城微微笑了一下,然後自我介紹道:“我是中方代表團的劉明浩,蘇董,這位是韓方代表團的副團長樸志生。你有什麼事,直接找我們就行了。”

蘇城和劉明浩第一次見面,是為了蘇聯的蘇27戰鬥機生產線。如今看來,劉明浩是要隱去這次機密任務了。

蘇城也就當作第一次見面,和他們分別握手,然後對樸志生道:“我是大華實業的董事長蘇城,嗯,樸志生先生能代表現代重工集團嗎?”

樸志生示意他坐下來,自己也坐好了,說道:“我們向國內報告了,現代重工會單獨派人來談,在此之前,你有什麼要說的,可以由我代為轉述。我們雖然同意談話,但不能保證出售技術給你們。”

樸志生用的是中文,還帶一點東北腔,要是不看他那傳統的大餅臉,還以為是一個傳統的東北人。

這樣的回答已經是蘇城很滿意的答案了。他立刻說道:“我們其實已經獲得了一部分的LNG技術,預計年內就訂購裝置,開始生產,所以,請現代重工的人員能快點抵達。”

樸志生愣了一下,重複道:“你們獲得了部分的LNG船技術?從哪裡?”

蘇城輕笑道:“各個渠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