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五十二章 收集資訊

蘇城愕然,他還真的沒有想到這種情況。正常情況下,任何一個管理局都屬於中油總公司,他們要建石油管道,總是要透過中油總公司的。不過,有了勝利油田這樣一個逆反的先例,其他管理局自然也能提出新的計劃,哪怕是相似的中哈管道,不同的行進方向代表的也是不同的管道。自然,哪個管理局提出的管道獲勝,哪個管理局就有可能獲得最大利益。

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每年2000萬噸的原油的管理權。克拉瑪*依有中油的分公司,但是,目前的煉油能力,恐怕無法全部吃進1.4億桶的原油。因此,無論哪個管理局能分到幾千萬桶的石油,就能多掌握上億美元的資金,對國企老總來說,沒有比這更有意義的了。

以目前的銀行利率,10億元人民幣放在手上,哪怕多壓一個月,都有數千萬的利息,能建一個職工小區了。

身為局長的,要是不爭一爭,別的不說,下面的官員和職工首先要群情湧動的。

蘇城緩緩道:“除了管線的位置以外。還可能有其他的什麼要求?”

“第四頁。寶石機對1000公里長的管道肯定是有興趣的,大港油田的煉油裝置也有進步,如果採取當地建設煉油廠的話,我覺得他們應該願意插一腳,建設總公司和設計院更不用說了,他們都有理由同意中阿線和中哈線,而不是安大線。因為安大線是大慶油田通吃,中哈線和中阿線才能在總公司內分配均勻。”

蘇城聽的有點好笑,搖頭道:“以前不想不知道。一旦不順利,安大線還真是內憂外患。”

董峰是個嚴肅的人,咳嗽一聲,繼續道:“的確,中哈線要聯接到新*疆。那裡的分公司的實力較弱,其他公司都可以分一杯羹。如果聯接到大慶,包括工程建設,都可能被大慶油田自己吞下去。所以,各分公司都不是太積極。”

“從新*疆到內地還有兩千公里以上吧,你們有做評估嗎?他們對此是否在意?”蘇城在不斷的訓練資訊局的評估員,也就是他自己的情報官。在他還能確定未來走向的情況下。他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分析情報的正確與否,而在他不能分辨的間隙,他希望情報官的評估能夠彌補這些。

董峰又翻了幾頁,道:“我們認為。不管採用鐵路運輸還是管道運輸,對中油總公司卻是有利條件,他們也許更喜歡這樣的選擇。”

“既然如此,準備進行實地瞭解吧。資訊局派幾個人。集團再出幾個人。”蘇城將昨天選出的名單拿出來。

實地考察也是為了就近蒐集資料。無論是軍事還是商業情報,95%來自於公開收集。4%來自半公開資料,只有1%以下,才屬於機密資料。二戰時期的珍珠港,以及二戰時期的格林斯潘,都證明了這一點。

但不管是公開的還是非公開的資料,置身於當地總是有好處的。

蘇城將評估資料和名單放在一個資料夾裡,並未交給董峰。

董峰笑笑點頭,微微有點遺憾。他向蘇城直接報告,有這種資格的職員,在理論上只能是大華集團副總裁,或者分公司的總裁。但是,中國的私企一向有各種各樣的關係,作為中國的企業家,蘇城也不例外。他不能像是國外的執行長那樣,嚴格的控制報告人數,那樣雖然會減少工作量,卻會減弱對公司的控制力。另一方面,集團的高層位置總是稀缺的,增加報告人數,減少晉升,也是對跟不上集團發展的老員工的一種報償。

董峰希望自己的資訊局,能獲得更多的權力,就像歷史上的許多情報頭子那樣。但蘇城顯然不準備給予他那麼大的權力。

當天下午,大華實業的第一批派遣人員,就分別出發前往克拉瑪*依,哈薩克、莫斯科和亞塞拜然。蘇聯雖然解體了,但俄羅斯在中亞的影響力勿庸置疑。而且,目前中亞唯有的石油管道,都是蘇聯時代修建的,全都通往莫斯科。不管是否新建石油管道,這些管道都需要進行了解。

做完這些,蘇城才歇了下來,電話舒蘭,約她去吃頓大餐。

這也屬於蘇城最喜歡的戶外活動之一了。

90年代初的中國都市,絕對是美味的世界。剛剛興起的大飯店,雖然昂貴的讓工薪族難以承受,但確實擁有不少的有利條件。後世為國人所詬病的農藥、化肥,在90年代初並不嚴重。如果大廚稍微用心一點,什麼純粹的食材都能找到,無汙染無催化的無公害蔬菜,三年長成的農家豬遍地都是。若有閒錢的話,想吃白羆有點難,弄點熊掌什麼的還是容易的。

照例坐古洪軍駕駛的車,先到交通大學接了舒蘭,兩人才說說笑笑的抵達英格酒店。

蘇城順便還要感慨一聲:不堵車的公路真好。

怪不得後世的政府官員,拼命的想要限號限行,曾經何時,公務車是中國大地上少有的私家車的時候,免費座駕的快樂,確實是無與倫比的。

到了熟悉的位置上,蘇城和舒蘭坐在一排,正伸著脖子準備點餐,卻見蘇振國的秘書,笑著走了過來。

“老爺子也剛到,想見見你們。”秘書和顏悅色的笑著。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