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贇昂然道:“我們做的就是廉價的短纖維,雖然強度弱了一些,但也有優勢。除了熱導和電磁遮蔽的功能以外,我們做的華100碳纖維的耐化學腐蝕效能還有所提高。我敢說,東麗公司的同型別瀝青基碳纖維,就算比我們強,也強不到哪裡去。”
如果是70年代的研究者,不說自己是世界第一都會不好意思。但是,到了90年代,已經明確的看到了落後的研究者,即使是說豪言壯語的時候,也會留點餘地,王贇的心態就很微妙,他很自信,卻又擔心發達國家的公司會有超過想象的技術儲備,說話的底氣就不足。
蘇城不是真正的研究者,來不及體會這樣的情感,卻是抓住重點,問:“你們怎麼做到十分之一成本?原料成本如何?”
王贇的情緒正在中,被他說的愣了一會,在電話那頭搖晃著腦袋,道:“我是用乙烯裂解焦油做原料的,從常減壓步驟到可紡瀝青,都是我們的研究員自己做的,沒多少成本,就是到工廠化生產了,我估計也用不著多少錢。”
蘇城恍然:“這比聚丙烯腈的碳纖維要便宜不少啊。”
“那可不是。”王贇樂的笑出聲來。
聚丙烯腈也是高難度的化工原料,算是化纖的一種,但比普通化纖的難度是高多了,至少在中國國內,還得10多年的發展,才能逐步量產這種重要原料。在碳纖維的生產過程中。聚丙烯腈是主要成本,往往達到三分之二強,如果不是瀝青基的碳纖維。想要大幅度的降低成本,投入將會數倍增加。
光是仿製合用的聚丙烯腈一項,估計就要用好長時間。
因此,控制成本好像是呼吸一樣自然的中國研究者,在立項之初,就用了瀝青基的碳纖維。做成之後,瀝青基的碳纖維的應用範圍雖然沒有聚丙烯腈的好。但總歸是解決了有和無的問題。
蘇城更是渾不在意瀝青基的碳纖維的使用範圍。從後世的發展來看,甭管是什麼質量的碳纖維,只要價格合適。就沒有賣不掉的。最簡單的類比,那些購買碳纖維網球拍和碳纖維腳踏車的狗大戶,有幾個知道拉伸強度和模量的,又有幾個知道碳纖維的強度和模量的差別。
在成功的喜悅中沐浴片刻。蘇城才想到一個重要問題。道:“產量呢?每月能生產多少?”
“現在的目標,一個月十噸吧。”王贇樂呵呵的咂嘴,道:“我估摸著,賣3萬日元有點困難,2萬日元是不難的。1噸就是2000萬日元,說收回實驗室投入有點早了,維持經費估計沒問題。其實,投入多一點的話。回收的也會快一點……”
他這就是要經費的老套路了,趁著有東西做出來開口。效果明顯會好不少。
然而,蘇城卻是被10噸給震驚了。
10噸的產量,能算工廠化生產嗎?
鄉下的豆腐作坊,一個月做的豆腐也比這個多吧。
當然,碳纖維做起來是比豆腐難了一點……但這距離蘇城的理想產能,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多長時間,能提高到50噸?”蘇城艱難的詢問。
50噸也不能說多,此時的碳纖維公司,一個工廠年產百多噸都算是正常,整個公司年產幾千噸的才算是有前途的公司。年產600噸的碳纖維工廠大概就是比合格線稍高一些罷了。
這樣標準,若是用在鋼鐵等行業,怕是連小鋼廠都算不上,虧得是碳纖維的單價夠高,才能維持一個高科技公司的規模。
王贇沒想到蘇城的眼光早就放在十年二十年後了,隔著電話,哼哼了半天,說:“月產50噸其實是我們下個階段的目標,現在是比較難以達到的。其實,現在每噸碳纖維的價格有20萬美元以上,每月10噸的碳纖維,還是有些資金的。”
“嗯,是很不錯。”蘇城突然醒悟過來,讚揚道:“是我著急了,你們做的還是很不錯的。事實上,哈利伯頓的一個副總裁提出要全部買下咱們生產的碳纖維,這件事你怎麼看?”
王贇無聲的笑了,道:“蘇董,咱們就算是工廠開工了,月產10噸碳纖維估計也就自己用了,不過,您只要給我經費,碳纖維去哪,我不關心。”
他的話音剛落,電話那頭叫喚了起來:“等等!你不關心我關心啊,這些碳纖維,我們船業公司可是出了錢的。”
“小閆是嗎?”蘇城聽聲音還聽不清楚,聽到船業公司就知道了,十有**是閆學燦。
“是我,蘇董您好啊。”閆學燦嘿嘿的笑著,他在大華實業是中高層了,但因為年齡較小,有的是本錢賣萌,搶過話筒就道:“蘇董,咱們的lng船進展順利,從生產工藝上來說,95%的難題都解決了。但是,我們還是希望能儘量國產化的,比如說壓縮天然氣罐,我們就希望採用自己的碳纖維,而且,這也能有效的減少lng船的成本。所以,我們想優先採購集團內的碳纖維……”
“大華船業公司和大華實驗室是關聯公司,優先出售是可以的,便宜出售可不行,所以,你就算是想要降低成本,也只能用市場價購買。”蘇城沉吟著說。大華船業雖然是屬於蘇城的,但大華船業的很多外包專案,都是給中船下屬的工廠的,這些工廠即使有20%的股份轉讓給大華實業,它們也不能算是大華實業下屬的公司,只是關聯程度低的外圍公司。因此,大華實業內是不可能存在國企式的調撥的,就是定價機制。都是隨著市場來進行的。
閆學燦一口答應,道:“您只要不說一股腦的把碳纖維全賣給別的公司就行了,就是按照20萬美元一噸的價格。這也比咱們從外面採購來的划算啊。”
蘇城“嗯”了一聲,又換了王贇,讓他繼續推進研發,並且許諾了1000萬元的追加資金,這才結束了漫長的國際漫遊,回到納扎爾巴耶夫的總統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