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零六章 成功的秘訣

“好用嗎?”

“好用,能不好用嗎?咱們國內的研究所,現在還有用立式高爐的,咱們一個小時做好的事,他們要用兩天時間。什麼研究都耽擱了,還不是那麼熬著。”王贇也是想到自己以前的工作了,搖搖頭,道:“我前段時間去京裡挖人,見面都不說話,先遞一張高爐的照片過去,再說什麼都好談了。”

說著。王贇實誠的從衣兜裡掏出一張照片,果然是他和兩個高爐的合影。

蘇城看的大笑,道:“這張照片我收起來了,趕明兒讓人給裝裱好了。放我辦公室裡。”

“這合適嗎?”王贇有些發愣。他也所不清楚,這算不算是榮譽,但心裡總是覺得舒服。

蘇城拍拍他的脊背,笑道:“合適。有什麼不合適的。對了,你們做出來的碳纖維。編號華100是吧,具體怎麼一個情況,給我詳細說說。”

“好。”王贇組織了一下語言,就道:“現在的碳纖維其實有三種,黏膠基碳纖維,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和瀝青基碳纖維。黏膠基的產量小,主要是軍事國防領域,聚丙烯腈碳纖維是目前主流的碳纖維生產工藝,它的指標適中,但對原料的要求高,聚丙烯腈的價格貴不說,咱們國內也不是想買多少就能買多少的。剩下的瀝青基碳纖維,因為工藝簡單,原料廉價,它的價格本來就只有聚丙烯腈碳纖維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不過,考慮到國內市場的接受程度,我們一開始就把目標放在了低模量和低強度的碳纖維上面,因此選擇了20微米直徑的瀝青纖維長絲。”

說到這裡,蘇城就不太明白了,問:“粗細也有講究?”

“10微米直徑的碳纖維是正常粗細的,一束大約是3000根。超細瀝青纖維的直徑可以到1微米,一束就要3萬根。我們採用的20微米直徑的瀝青纖維就是粗纖維,一束只有1500根左右,但加工成本是普通的瀝青基碳纖維的四分之一。當然了,加工成本佔全部成本的比重,也只有三分之一的樣子,但總的來說,粗瀝青纖維的碳纖維,是碳纖維裡面最便宜的。”

“瀝青基是三種碳纖維基質材料裡最便宜的,粗纖維是三種碳纖維規格里最便宜的,成本就是這樣降下來的?”

“不光這樣,碳纖維還有長短。”王贇頗為得意的道:“長絲纖維的成本要比短絲纖維的成本高,良品率還要低,我們採用熔融吹氣法,突破了以往的工藝限制,這才生產出了現在的廉價短纖維。”

蘇城這下明白過來,道:“你說的同型別中最強,指的就是粗瀝青短纖維碳纖維裡面最強的?”

“不用短纖維。粗瀝青碳纖維裡面,1.5g拉伸強度,150g模量,就我所知,咱就是最強的。”王贇說著又道:“短纖維是咱們的優勢,國外生產短纖維的只有吳羽化學工業公司和大阪天然氣公司,但他們的纖維直徑是普通的10微米直徑,加工成本天生就比咱們高,再算上其他成本,少說要比華100多30%。”

在工業產品裡面,30%就是一道壁壘了。蘇城放心下來,頷首道:“明天就有外國公司來考察,若能透過指標檢驗,我給你加經費。”

“那太好了。”

“行了,咱們上去看看,我還沒見實物呢。”蘇城說著就往前走,王贇猶豫了一下,才跟了上去。

楊明瞅著好笑,堂堂董事長來自己的下屬公司,竟是在門口說了半天的話,就算是大華實驗室的風格使然,王贇也算是遲鈍的代表了。

一進樓門,光線便是一暗。

蘇城微笑的臉頰,也慢慢的沉了下來。

大華實驗室的小樓,基本就是兩三種變型,或大或小,修的都非常漂亮。唯一相同的一點是,大廳都比較敞亮,像是酒店的大堂似的,能夠容人臨時留駐。

碳纖維研究所的樓,卻是蘇城從未見過的形狀。

一樓的大廳幾乎沒有了,緊貼著樓梯間的地方,竟然掛著兩張床單,讓本該寬敞的大廳變成了狹窄的走道。

地面也稱不上乾淨,甚至能看到撕下來的食品包裝的包裝碎屑。

這樣的場景,與蘇城夢想中的大華實驗室,可是截然不同的。

“怎麼回事?”蘇城語氣頗為不善,說著就掀開了最靠近自己的淺藍色床單。

令他驚訝的是,床單後面竟有人仰面朝天,呼呼大睡。

王贇怕他責備,連忙跑上來擋在前面,小聲道:“小武熬了兩天兩夜,好不容易才睡下,我也沒想到您來的這麼快,趕不及收拾……”

蘇城掀開另一個床單,裡面同樣是一個睡得正熟的員工。

“這都是換班的。”王贇急的抓耳撓腮,解釋道:“大家都捨不得回家,到了換班時間,都是打地鋪過的,咱們碳纖維所擴張的又快,我這……我說了幾次,結果來打地鋪的人反而更多了,我真沒轍了。”

“員工宿舍呢?”

“員工宿舍來往要30分鐘,好多人都是對付的睡兩個小時,哪有時間回去。”王贇習慣性的埋怨道:“去食堂,回宿舍,再上班,折騰一趟用的時間,還不如我再做一組材料。”

“兩個月就攻關成功的秘訣,在這裡啊。”蘇城近乎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

“什麼?”王贇沒聽清。

蘇城卻已是輕輕的放下了床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