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零九章 馬上就有了

楊明看著時間差不多了,打發了陳寶慶,又滿樓的查遺補缺,然後去大華實驗室的主樓等著。

差不多8點鐘,就陸續見到心急的廠商代表,但多數是些小公司的。楊明安排他們在會議廳坐下,就由黎渙祥和公關部的一群人分別陪同,並且瞭解一些他們的需求。

大華實業發展到今天,雖然算不得國際大公司,但也是資產數十億美元的規模了。有這樣的厚身板,普通的外國公司也不好見欺,早到的小型公司多是準備做採購,或者做配套的。作為一種替代性極廣的新興材料,碳纖維的市場可以說是無邊無際,只在於成本和利潤多少。如果一定要用某種材料做類比的話,碳纖維可以看作是未來的鋼鐵,它的特性使得大部分鋼鐵所能實現的功能,都可以由碳纖維來替代,並且做的更好。

因此,外國公司一聽說廉價的碳纖維材料,立刻就殺奔了過來,有想買成品的,也有想出售相關原料的,其中不免裝置生產商和某些擁有獨特技術的小公司,大華實驗室的主樓大廳,很快就像是菜市場一樣繁鬧,至少有四五個人,操著兩三種語言,喊著:我全包了!

偏偏碳纖維的銷售方式尚未確定,一群人只好陪笑,沒一會的功夫,楊明先受不了了,端著茶出來透氣,就見後門抽菸的黎渙祥。

兩人相視一笑,楊明無奈的道:“款爺太多了。咱也受不起。”

“是產量太小了。”黎渙祥一口抽了半截煙,吐成菸圈,道:“王贇他們做的時候。我都看著呢,瀝青紡絲比蠶絲紡絲還麻煩,那麼先進的裝置,一年才做幾十噸的產能,太不容易了。別說是外國公司了,咱國內的企業都能包圓了。”

“價格太貴了,國人消費不起。”楊明笑了。

“我看不一定。別的不說,醫療方面總用的上,要能替代外國進口的石油器械。咱們自己都能把幾十噸的碳纖維給吃了,我看蘇董就有這個意思。”黎渙祥又是狠狠一口,把菸屁股在門邊給熄滅了。

楊明詫異的看了他一眼,道:“供不應求是好事啊。你怎麼愁容滿面的。”

“有錢賺不到。你能不急嗎?實驗室就是個燒錢的窟窿,眼瞅著能收支平衡了,一個專案策劃書遞上來,幾百幾千萬就扔出去了。錢好花,能賺錢的專案就不多了……”

這個話題說起來就綿綿不盡了,楊明趕快給他打斷了,笑道:“蘇董就沒指望大華實驗室能收支平衡了。”

“他怎麼想是他的事,咱們要是不想。窟窿越來越大,總有失血過多的時候。”黎渙祥說著笑了兩聲。道:“再說了,賺的越多的專案,經費也越多不是,你看海洋鑽井研究所,深海鑽井平臺都要到第四代了吧,聽說進度最快的專案組,都做出4000米以下的準備了,那還不是大華船業和油田部門支撐的?碳纖維研究所能有現在的進度,靠的是2000名的助手和實習生?你說王贇他的膽子怎麼那麼大?那是閆學燦給他撥的經費,lng船專案組的錢直接划過來,這次要是成了,lng專案組還有財大氣粗的時候呢。”

大華實業的內部考核嚴格,趨於官僚化,與之相對應的是各級主管的許可權也大為提高。像是lng船這樣的專案,國內的研究所能分到專案,大華實驗室也能分到專案,除了總公司確定的比例以外,具體分配的許可權還是下放了。

楊明坐在辦公室主任的èizhi上,卻是有點機會談論人事和許可權的事,連忙將話題拉回來,道:“你前面說問題是產量太小,怎麼?有主意?”

“擴產是最直接的手段,碳纖維研究所收了2000多名助手和實習生,你說一直搞研究?全部升到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那不可能,再多經費也不夠,也沒那麼多專案。所以我猜,王贇打的就是擴產的主意,一旦擴產,那問題就變成了需求了。”

“哦?怎麼說?”

“水平好的繼續搞研究,這2000人本來就是拔尖的,好的裡面挑好的,把能堪大任的撿出來做助理研究員。剩下的就可以做種子,派到車間去,全部搞碳纖維的生產。以後,繼續招來的人也照章辦理,就和這些年輕人學生產,然後互相競爭,好的再到研究所,不好的沉到車間去。”

“用大學生做工人,太浪費了吧。”楊明驚住了。

“要不碳纖維這麼貴?你以為外國的碳纖維工廠裡面用的是什麼工人?碳纖維的生產,要用離心機,要用驅動機組、紡絲機、水洗機、牽伸箱,這才是處理原絲的步驟,搓管機、薄膜纏繞機、抽芯機、拋光機、固化烘箱……哪一個不是幾百種資料。”黎渙祥如數家珍道:“碳纖維的絲比頭髮絲還要細的多,整個生產過程都不用工人接觸,就是穿著白大褂,看各種機器的引數,操作機器,不說每次操作都要計算吧,生產一個批次的碳纖維,算個十次八次的是沒少的,每次資料都不一樣,沒有物理化學的基礎,不懂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搞錯一次損失可就大了,要是弄壞了機器,蘇董這次購買的機器多少錢,你心裡有數吧。”

楊明聽黎渙祥這麼一說,覺得還真有可能,頓時一脖子的白毛汗,道:“這麼說,還非得大學生?那以後到哪裡招人去?”

“大學生要不願意來,那就自己培訓。不過,專業對口水平好的大學生,培訓兩個月就能用,培訓普通工人可就費勁了,要是遇上那種不懂百帕是什麼的,我看只有一把屎一把尿的。才能拉扯一個合適的出來。”

楊明愣住了,冥思苦想了半天,也不明白啥是“百怕”。不禁黯然神傷,敢情咱到大華實驗室來,連做工人的資格都沒有了。

黎渙祥卻是說的興起,咳嗽兩聲,道:“你也別覺得埋汰人,碳纖維所現在的碳纖維,還不是王贇他們一手一腳生產出來的。你看電影裡的外國工廠,穿著白大褂看資料,操作電腦生產的。做的不就是這樣的工作。那些學生要是願意留到車間搞生產,以後還有機會搞科研,他們要是不願意留大華,就中國現在的環境。我敢說。十有**是再也碰不到離心機,紡絲機什麼的了。”

“不行,我得確認一下。”楊明皺起了眉頭。

黎渙祥奇怪的道:“確認什麼?”

“今天有那麼多的外國公司的人來,蘇董一會到了,要是把10000個小時轉助理研究員的話給擱下了,那以後可就不好運作了。”

黎渙祥笑了,道:“別說10000個小時要兩三年的時間,誰要是能完成。那至少也屬於精英了吧。”

楊明有點放心,但他是做辦公室主任的。還是搖頭道:“我一會找王贇問問。”

說著,他把杯裡的茶水一飲而盡,打了個招呼就回去了。

黎渙祥想了一下,也由著他了。碳纖維所發展的太快,他也看不qingchu了。

楊明出門就見一輛禮賓車停在主樓外,透過玻璃幕牆,可以看到拄著一根黑色小棍子的杜卡特。蘇城陪同在側,兩人卻是用英語談笑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