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一十三章 活棋

湯處長也來不及怪責826所的兩個人,先和蘇城爭了兩句,仍然被拒絕以後。才重新堆起笑容。道:“859所也好,他們也是做合成纖維的老研究所了。那這個分配……”

“給859所一年300萬的研究經費。826所的研究員若是有專案的話,單獨申請,但申請的前提條件是一致的。大華注資的專案,要得到全部的專利。”蘇城輕飄飄的一句話,徹底打斷了呂所長的幻想。

一年300萬的經費,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了。至少能讓研究所活下來。

蘇城提出條件的時候,呂所長立刻有了待價而沽的念頭。沒想到卻為859所做了嫁衣。

接下來,蘇城和湯處長當著呂所長和嚴海斌的面,細談起來。

大華實驗室的碳纖維生產線,此時只是試執行階段,要想將它的利用率最大化,就要增購一些瓶頸裝置,例如離心機,抽芯機等等。

增購價值2000萬美元的裝置,差不多能將目前的生產線的產能提升5倍。達到月產50噸的水平。增購3000萬美元的裝置,則能達到每月100噸,每年1200噸的最經濟產能。

這是因為總有一些必須的裝置,它的最大產能是超標的。例如高爐,哪怕是每月生產100噸的碳纖維,它也遊刃有餘,遠未到設計產能。但像是離心機這樣的裝置,哪怕是很大型的,也需要三四臺,才能勉強完成月產百噸的目標。

試執行階段,自然不會重複性的購買裝置。但到了正式生產的時候,就免不了要計算生產成本了。

其實,就回報率而言,總價9000萬美元的生產線,在不計算研發投入的情況下,一年期的回報率幾乎就超過了100%,只要能持續銷售三年,這個專案賺的錢不會比一個大型的工業綜合體賺的少。

只不過,它對人力資源的需求也是很不少的。

呂所長豎起耳朵聽,越聽越後悔,越聽又越貪心。

9000萬美元的裝置!雖然是業內人士,雖然明知道高科技燒錢,可是聽到這個數字,他無論如何都不能淡定如常了。

等啊等,等啊等,終於等到蘇城和湯處長談妥了。

呂所長給離開的蘇城一個比哭都難看的笑容,迫不及待的道:“湯處長,你可不能放著我們不管啊……”

“行了,我得趕緊回京城去。”

“這麼急?”呂所長可是滿肚子的話想說。

湯處長猶豫了一下,嘆口氣道:“蘇城比你們會做人,大華比你們有錢,別胡思亂想了。我得快點回去接貨,不能耽擱了。”

“接貨?”呂所長敏感的抓住了關鍵字。

湯處長也是有意透漏,遂道:“大華請別的工廠生產出了一批空調,質量很不錯,全是軍工級的水平,價錢也不貴,只要3000多,還保修5年。蘇城給京城的幾個部委都送了指標,還直接運了一批空調過去,咱們科工委也有,聽說第一個月是大的中央空調一部,小的空調30部。不過,分到空調的單位很多,我要是回去的晚了,東西被別人領了,那就不美了。”

這個答案,絕對出乎呂所長和嚴海斌的預料。

嚴海斌眼神一凝,不屑的道:“30部空調就把你們給收買了?部委窮瘋了不成!”

“別胡說。咱又不是不給錢,就是30個指標。”湯處長甩甩手,道:“如今空調緊缺,科工委一個月也分不到幾個指標,要結婚的年輕人不用說,得優先,那剩下的老同志,科室骨幹,還有離退休的老幹部想要怎麼辦?這個事情,上面已經知道了,你們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了。”

說罷,湯處長拍拍口袋兜,興沖沖的上車了。

辦好了859所的公事很重要,幫領導和老幹部們弄到了空調指標同樣重要,湯處長已經能夠想象自己在部委人品驟增,人緣寬廣的前景了。

呂所長徹底茫然了。

接觸大華兩天時間,他也瞭解到了大華實業的福利待遇。對比826所拿死工資的研究員,大華實驗室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只要讓雙方接觸了,大華豈不是想挖誰就挖誰?

按照蘇城的要求來合作,826所表面上是活了,實際上是死了。

但是,不接受又會如何?

呂所長回想著所裡的狀況,越想越糟心。

現在的826所別說是搞研究了,工資都快要發不起了。國家財政的撥款,是按照編制內來撥的,而研究所為了照顧職工,往往會長期聘用家屬,這筆錢,往年都是從研究經費裡挪出來的,當研究經費減少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變成了所有經費都用來養人的局面。

這樣的研究所,表面上是死的,實際上也是死的。

10年後,20年後,沒有退休的研究員,怕是也會忘記如何做研究吧。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