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文昂、高崗等人的態度。從積極到平靜,從平靜到消極,奔波的散出百來本小冊子,就慢慢的喪失了動力。
賴文昂更是不時的用憤怒的表情面對身邊的大華員工,但是,身在大華實業的展臺,就算他的臉皮再厚,也不可能動手驅趕大華人。
一名名客商來。一名名客商去。
但是,留下的都屬於大華實業。不管是比銷售技巧,還是比產品的技術,始終保持著充分競爭的大華實業,都要甩出淮鋼等企業幾條街。
大華實業的技術領先,更是展現出了非同一般的水平。
其實,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最缺乏的原本就是資金,其次則是優良的組織形式,至於人才,名為缺少,實際上是不少的。尤其是願意掏錢的公司,集一國之力,又怎麼可能找不到人才。
同樣的人,在舉國體制的概念下,能做出令世界驚歎的技術,能研發出改變世界的產品,到了八十年代,到了九十年代,這些人的水平依舊,只是需要好的組織方式,需要好的動力來源。
而從蘇城的角度來看,他的思維模式是先進的,他對世界和行業的認知是先進,找到恰當的管理者,改進管理模式也並不困難,唯一需要解決的,終究還是資金問題。
透過瑟坦油田解決了資金問題的大華實業,再要在中國開展技術研究,那就變成了再容易不過的事。同樣的石油工程師,美國的起薪是10萬美元,大華實業算上特殊貢獻清單,也用不了10萬元人民幣,高階的工程師的差距自然更大。
可以說,當蘇城保持著業界一般水平的技術投資力度的時候,大華實業的技術進展必然比業界一般水平要快,更別說蘇城還能選對正確的方向。
當第一天的展會結束,大華實業簽下了七份意向性合約,確定的合約恰好是低合金鋼的銷售合同,三年2000噸的數量聊勝於無,好處是不用大華生產,屬於空手套白狼的商業合同。
與之相比,中方展臺簽下的意向性合約更多,足足有三十幾份,確定的合同也有四份,總金額是大華實業的五倍。
儘管如此,在魯主任和許部長還是小有吃驚,畢竟,以一家公司來說,大華實業的佔比還是很高的。
當就總體而言,整個中方展團才得到了四十餘份意向性合約,簽訂了五份合同,遠遠低於語氣。
魯主任在大巴車上念過資料,接著就道:“咱們的任務還是很重的,各位要再接再厲,爭取明後兩天,將目前的意向性合約敲定下來,嗯……費老對這次的國際工業展抱有很高的期待,許部長結束今天的洽談以後,明天也會到會場裡來……總而言之……咱們至少要簽訂2億美元以上的合同,這是死命令!”
一無所獲的賴文昂繃緊著臉聽,在下面小聲道:“如果不是大華實業的人搶客戶,我們今天也能簽下協議。”
這話就連高崗也不信,笑笑沒吭聲。
賴文昂卻是眼珠子一轉,道:“魯主任,我要求調整展區的位置,我看大華實業現在佔的位置就不錯,我立一個軍令狀,2億美元的合同,我們淮鋼攬下500萬美元!”
500萬美元放在低合金鋼上面,也沒有多少噸位,就算展會上不能完成,他作假也是能做出來的。
這個軍令狀還真的吸引了魯主任的注意,要是每家公司都能保證完成份額內的任務,那2億美元的合同拆解下來,就沒那麼難了。最重要的是,任務沒完成,也找得著黑鍋了。
有了這個想法,魯主任馬上點頭,道:“軍令狀的主意好,展區的位置,我再給你們加一塊廣告牌……”
“廣告牌哪夠吶,除非,加塊大的,放在12號展臺。”12號就是大華實業自己的展臺了。
魯主任裝作沒聽見,按照自己的思路笑道:“我看這樣,各公司都做一個計劃,覺得自己能銷多少,我們按照這個數字,來有計劃的做推介……”
這就是變相的軍令狀了,大家都不吭聲,還有人順便瞪賴文昂一眼。
賴文昂自然不是準備做靶子的,他屁股一扭,直接站到國道里,大聲道:“魯主任,外國人不是老說,權力和義務對等不是?咱們也應該權力和義務對等,打多少糧,佔多少地。我在這裡表個態,我淮鋼保證600萬美元的訂單,您給我們淮鋼保證一塊地方。”
“展臺就那麼大。”魯主任知道賴文昂想什麼,就讓他自己說。
賴文昂果然順杆爬道:“大華實業的展臺有我們淮鋼的20個大,我的意思,大華實業最少要保證1.2億美元的訂單,這樣才公平,大家說是不是?”
周圍一陣起鬨聲。
魯主任咳嗽一聲,道:“一億兩千萬美元,這個比較多了……蘇董怎麼說?”
“可以。”蘇城言簡意賅。
賴文昂蓄勢待發,看著蘇城開口,就跟著道:“如果不行……嗯?可以?”
“可以。”蘇城重複了一遍,有些戲謔的望了望賴文昂。
“這……軍令狀一旦立下了,沒完成可是不行。”賴文昂期期艾艾的說了一半,醒悟到私企並不受部委的直接控制,卻是想不出懲罰條件了。
高崗“哼”了一聲,道:“軍令狀沒完成,就把出口退稅直接扣掉好了。蘇董,你敢不敢?”
蘇城才不會在沒好處的時候,下重注限制自己。他根本沒理會高崗,而是轉向魯主任道:“大華實業如果只拿1.2億美元的訂單,來國際工業展也沒什麼意思,什麼情況,明天就見分曉了。”
“你們今天才拿了幾百萬的合同……這麼吹大氣,就不怕風大閃了舌頭?”賴文昂一心想擠兌蘇城。
蘇城卻只是笑笑:“大華推出的都是系統性產品,價格和技術含量都比較高,不是一天能簽下合同的……”
他這麼一說,魯主任倒是充滿了期待,幾名機械工業部的幹部則是臉色陰晴不定。
立場不同,想法自然又不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