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還有大戲?”楊靖善眼角一跳。
“離收市還有一陣子呢,不好說。”蘇城笑眯眯的。
……
回到期貨交易所,蘇城著重讓祁霄看了美國投行的情況,沒有多少資金的增加,也就不去管它了。
畢竟,倫敦金融城並不是美國人的地盤,他們為了集中資金,在這裡投入的也不會太多。而就目前來看,無論是做空還是做多,後加入的意義都不大了。
更多的,還是入場的先生們,如何滿載而歸,或者減傷而去的問題。
“14.40,多方的力量怎麼樣?”蘇城面前是眼花繚亂的電子屏。
祁霄樂呵呵的道:“住友估計是不行了,大概還能有點下降的趨勢。”
“嗯。”蘇城沉默的看了20分鐘。瞅著油價到了14.30,然後命令道:“給阿利耶夫那邊打電話,看他能不能現在發訊息。”
祁霄毫不猶豫的去了。
阿利耶夫的家族在泛亞基金裡有10億美元。雖然沒有董事的位置,但利潤是一分都不少的。就現在的油價來說,他至少已經賺到了一個半的10億美元,比得上亞塞拜然往年的國庫收入了。
這麼多錢,又是能給自己增加利潤的情況,阿利耶夫還真不在乎幾個新聞釋出會。
事實上,他不止自己上了新聞釋出會。還將沙特的石油部長給捆綁了上去,請他來宣佈歐佩克所瞭解到的全球供給狀況。
歐佩克對原油產量的關注和掌握是有傳統的,尤其是在他們用產量說話的時候。實際產量和名義產量的關係就非常重要了。
在歐佩克的報告中,經常會提到履行責任的百分比問題,其實就是實際產量相對於名義產量的百分比。例如歐佩克決定縮減產量100萬桶,伊朗分到了15萬桶。實際只執行了10萬桶。伊拉克分到了20萬桶,也只縮減了10萬桶,在其他國家履行了100%責任的情況下,歐佩克的履行責任百分比也只有85%。
而在大多數情況下,除了沙烏地阿拉伯向來不介意縮減產量以外,其他國家履行縮減產能的責任時總是會延期,在履行增產職能的時候總是會超量。
10萬桶原油少說是150萬桶美元的營收,別說是全靠原油生存的阿拉伯國家了。丟給中國政府的某個部門,也不是說縮減就能縮減的。同樣要打折,要拖延。
不過,和其他收入不同,原油收入是非常好檢測的。首先就是它龐大的數量。
10萬桶放在期貨市場裡不算什麼,放在政府報告裡也不算什麼,可放到現實中,這就是一艘外型比航空母艦還要大的油輪的運輸量了,可以裝2000節車皮。
能夠停泊10萬噸以上船舶的港口就那麼些,每天駛來駛去一艘航空母艦那麼大的船,再加上2000節油罐車的運入量,只要有心記錄,怎麼可能不知道。原油運輸管道也是一樣的道理,派兩名智商和技術水平差不多的工程師,就知道有多少原油經過輸油管道了。在管道不夠用的年代裡,這裡的每一噸油都是排隊出去的,很難隱瞞偷運的問題。
除此以外,國際原油市場的銷售記錄或者交割記錄,甚至產油國的儲藏庫,也都是非常容易檢查的部分。
隱藏起10噸黃金興許是容易的,隱藏起幾十萬噸幾百萬噸的液態原油就太難了。
所以,不履行責任的歐佩克產油國,實際都是硬著脖子不履行的,歐佩克又不是集權機構,他們的定期核查在某種程度上也就是一種敦促的意思。
由於原油交易的特性,歐佩克一邊監視著佔比大約8%的世界原油現貨市場,一邊監視著幾個原油期貨交易所的交割庫,就差不多能夠知道近期的出口原油產量了,至於非出口的原油產量,他們其實也不是特別關心,例如中國的勝利油田和大慶油田,出售的原油才在歐佩克的考慮當中,國內自己消耗的,歐佩克管不上也不想管。
參與泛亞基金的七家石油公司都是國際石油公司,名下的油田大多用於出口,且有不少在歐佩克國家,他們的產能增加或減少,都是要向歐佩克的常設辦公室備案的。
例如大華實業的瑟坦油田,就要不時的說明自己的產量,否則,阿聯酋就會利用自己掌握的基礎設施,阻斷石油公司的出口。
對一個油田來說,如果石油管道不通,油輪不來,採出再多的油也沒用。
在油價動盪的情況下,歐佩克宣佈自己所瞭解的全球供給狀況也是正常的。但這一次,因為阿利耶夫的因素,納伊米被迫在不恰當的時機,參加了不恰當的新聞釋出會。
而當他說出“全球原油供應過量”的話的時候,油價應聲而跌。
“收網咖。”蘇城的表面平靜,拳頭握的青筋都要跳出來了。
這一網的漁獲,可是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當然,也超出了住友等魚群的想象。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