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振國對此卻很滿意,道:“潤物細無聲。此事,蘇城最多是推波助瀾的作用,鄭家到此為止了,只能怪自己時運不濟。”
趙子軍馬上擺正位置,道:“用不用去打個招呼?”
“鄭家?他們如今難不成還有對付蘇城的力氣?”
趙子軍一想也搖頭。鄭家也算是家大業大了,如今就算能留下一點積累,肯定要優先用在提升自己上面。再找蘇城的麻煩實屬不智。而且。鄭部長還是鄭部長的時候對付不了蘇城,做了鄭委員就更不行了,的確用不著打什麼招呼,沒的給他們一個攀龍附鳳的機會。
“石油總公司是什麼想法?”蘇振國倚在扶手上,口吻輕鬆。
趙子軍就有意幽默道:“他們幾個月前就派人去了亞塞拜然,不過,提著豬頭拜不到廟門吧。和其他外國石油公司類似。”
“哦?其他外國石油公司也聯絡不到亞塞拜然的現政府?”蘇振國的眼神亮了起來,這可是一個有意思的訊息。
趙子軍慢了一拍,說道:“阿利耶夫開出的條件比較多。那些外國石油公司大概是在討價還價吧。再者,阿利耶夫政權也不是太穩定。”
“那大華實業拿到舊油田有什麼說法?”
趙子軍不明所以的重複道:“說法?”
“如果沒有一家公司得到亞塞拜然的油田,大華實業憑什麼得到?”蘇振國接著又解釋道:“總不能說是獎勵吧。”
趙子軍恍然。政治分肥是潛規則,明面上仍得有說得過去的理由,他連忙去翻自己的筆記本。過了一會兒,才用不通順的語氣道:“好像是說,大華實業掌握的技術領先。”
“技術領先?什麼技術?”蘇振國在椅子上挪了挪。雖然經常聽到國內企業的某某技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但真正的世界領先水平的技術又能有多少?能被亞塞拜然政府拿出來說,至少是能拿得出手的,這讓始終關注大華的他不免驚訝。
趙子軍繼續翻本子,片刻後道:“是一種採油技術。其他的,並不是很清楚。”
“弄弄清楚。”蘇振國也想知道,蘇城手上的牌有多少,這至少是一個突破口。
趙子軍乾淨利落的說“是”,出門就去吩咐了。
當天下午。蘇辦就派人前往大華實業和石油總公司瞭解情況。
這樣的訊息自然第一時間傳到蘇城耳邊。
他稍作考慮,就決定返回國內。
鄭部長去了人大,所謂的出國封鎖自然而然的消失了,之前偷渡的事兒。彷彿也沒人記得起來。
儘管如此,阿利耶夫還是很貼心的派了兩名亞塞拜然保鏢給他。都是高大的外高加索人種,受過系統性的訓練,又經歷了數次戰爭,武力值和毛量一樣爆棚。
經過了鄭部長的事件,兩名保鏢的確有點及時雨的意思,蘇城老實不客氣的收下,又給他們辦了手續,才回到國內。
到家的首日,先和舒蘭見面,兩人蜜裡調油似的過了一整天的二人世界,他方才前往上*海的大華總部上班。這也就是宣佈本人抵達了。
一時間,拜訪者如過江之鯽。
三桶油這樣的巨頭多少是有些自尊的,或者說,他們還稍稍能矜持一下。那些皮包公司的先生們就沒有什麼顧及了。
90年代中期是皮包公司的膨脹期,賺了錢的沒賺錢的都說自己賺了錢。而有關係的,十有**都賺了錢。事實上,僅僅是價格雙軌制就能讓這些吸低賣高的投機者快樂無比。一張2000元每噸購買的鋼材庫存單,不用出門就能賣到4000元,商業上的風險和考量幾乎沒有,重點就是找關係。
對許多皮包商人來說,現在的蘇城就是絕好的關係點。
奇貨可居的事很少有人做,做了也很少有人成功,可知道奇貨可貴的人著實不少。
這些人或者晚一天知道訊息,或者有意來晚一天,但到了第二天,一群群的人就像是商量好似的,全都來到大華實業報道。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