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一十八章 能做完嗎?

第26艘船和第27艘船,是一艘3.2萬噸的幹散貨船和一艘7萬噸的集裝箱船。

對後者,蘇城毫無興趣。5萬噸以上的船隻建造難度相應提高,大華船業使用的巨型總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都沒有在這一級船舶上進行過實際驗證,就算要來訂單,也只能轉讓給別人。

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蘇城將目標放在3.2萬噸的幹散貨船上。這艘船,不僅符合大華船業的需求,也符合現代重工的需求。他們正在製造的船,就集中在3萬到4萬噸的區間,而大華競標的船隻,多是2萬噸到4萬噸的船。

這次的競標會,訂購的都是標準尺寸和標準裝備的船隻,能極大的降低船廠的壓力,相同的船型批次製造,則科研設計、放料、胎架、培訓等一次性費用可以分攤到幾艘船上,同樣的材料和裝置批次購買,也能降低價格,隨著生產批次的增加,生產技術的提高,差錯會逐漸減小,所有這些都能降低船廠的成本。

因此,競標同樣的船型,船廠能給出更低的競標價格,可以說對雙方都有利。

在船舶運輸業強勁復甦的這段時間裡,這種方式能爭取最大利潤

蘇城抬頭看了一下韓國那邊,然後開始低頭翻閱競標書。

一共32艘船,還剩下7艘。其中有2艘是2萬噸以下的,1艘是5萬噸以下的,有4艘是符合大華船業和現代重工的期望噸位的。

蘇城想了想,先在3.2萬噸的船隻標書上,寫下250天的合同時間,並把價格提高到了8500萬。

按照前面兩輪的競標結果,他其實應該再降低一些價格的。

但就像是榮尚國說的那樣,如果是白做工,競標下這些船舶又有什麼意義?

大華手上的訂單不少,尚未到山窮水盡要保本的境地。

填好了標書,蘇城慢吞吞的將之塞入牛皮紙袋,封號後簽字。

工作人員立刻過來取走,送到後面船東的審查部去。標書內有很多的可選項,不同的選擇對船東來說是不一樣的,但最重要的還是價格、時間和配置。

船廠的代表陸陸續續的寫好了標書,不長時間,裡面就送出了結果,交給臺上的船東代表確認。

轉瞬,主持人開始宣佈結果:“第26艘船,3.2萬噸幹散貨船,中標者大華實業,合同時間250日,價格8500萬……第27艘船,7萬噸集裝箱船,中標者日本八幡造船廠……”

比起前面兩輪,大華船業的中標價一下子提高了500萬以上。那印尼船廠的代表,臉都綠了。

裴忠勇不禁扭過頭來,用英語笑道:“蘇董不會是不想中標,有意寫了一個高價,結果不小心中標了?”

他這麼一說,幾個人都發出荷荷的笑聲。

“現代重工要是想壓低價格,壓低就好了。”蘇城不為所動。這裡的任何一個決定,都價值幾百上千萬。在外面和人賭氣砸汽車,也不如這裡的一個閃失,他才不會因為裴忠勇的話而改變自己的競標策略。

裴忠勇摸摸腦袋,笑道:“大華已經拿到了6艘船,你們好像只有一個造船的船廠吧,另一個是海上鑽井平臺用的?一個船廠,做的完6艘船嗎?”

“如果不用船塢的話,有幾個船廠又有什麼關係?”

裴忠勇臉色一變:“蘇董真的好有信心。別是在騙我們。”

蘇城攤開手,不說話。

主持人很快敲響了木錘:“最後一組,第28艘到第32艘船的船東為丹麥的迪亞船舶運輸公司……”

蘇城照舊以高價和短時競標其中的3艘船。

與之相反,裴忠勇選擇了低價和較長的時間。

有了印尼船廠的教訓,各家船廠競標起來都小心多了。

現代重工已經拿到了7艘船,再拿到3艘或者4艘,也就達到了最低要求。裴忠勇可不想籤幾艘賠錢貨回去。

競標開始前的大言不慚和真實的利益比起來,算不得什麼。

這次填寫標書的時間持續了很長時間,但結果出籠的很快。

三艘船歸大華,一艘船歸法國船廠。

當結果公佈以後,裴忠勇只是咬了咬牙,就對蘇城道:“希望你們能做完9艘船。呵,20多萬噸可不是聽起來那麼簡單的。”

“9個月後,你就知道答案了。”蘇城笑眯眯的,挨著他很近,輕聲道:“也許,你該關心一下,大華做完了這單之後的目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