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標的會議室很大,大桌子被拆開搬走了,留下的是一張一張的小桌椅。
每張小桌子上,都放著一疊牛皮紙袋,用來封好寫好的標書。
各船廠的競標代表,就坐在小課桌前,像是等待考試的學生似的,將自己的標書填寫完畢,塞入牛皮紙袋中,等待結果。
船東代表們坐在會議室的另一端,有點像是監考老師,
當然,形象歸形象,競標代表們還是可以隨意說話詢問的,交頭接耳也沒有問題。
這種情形,恍然讓蘇城回憶起自己補考的考場。
他左右看看,就見榮尚國坐在右側的椅子上,昏昏欲睡。
“榮總。”蘇城坐到了榮尚國的前方,側著身體,嘴唇微動道:“我可能要提高訂單數量了。”
“哦?提高到多少?”
“目標是10艘,看情況了。”
榮尚國抬起了頭,眼中的嗜睡不見了,聲音低沉的說道:“各自競標,各擔責任,合作生產是我們確定的原則。蘇董若是能做到10艘船,我沒有意見。”
蘇城點點頭,道:“既然如此,我就自行決定了。”
“當然,”榮尚國說著暫停了一下,又問:“蘇董為何要提高訂單數量?”
蘇城笑笑,道:“韓國的船業集團心很大啊。我覺得,刺激他們一下比較好。”
榮尚國奇怪的問:“哪家船業集團?”
“現代重工。”
“你們不是……”榮尚國轉瞬醒悟過來,道:“韓國重工的態度有變?”
“現代重工是個家族企業,如今看來也是派系林立。”蘇城點到即止,又笑道:“大華要是忍氣吞聲的話,不知會傳出什麼話去,10艘船的訂單,不多不少剛剛好。”
對企業內的派系鬥爭,榮尚國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他無奈的搖搖手,道:“看來哪裡都有這種麻煩事,10艘船的訂單也不好拿啊。”
“我們會再縮短一點時間。”蘇城說到這裡就不說了。畢竟是在競標的過程中。讓誰聽去了底牌都不好。
榮尚國愣了一下,只能點頭,心裡暗自嘀咕:9個半月還要縮短?大華難道以為自己在造獨木舟?
蘇城自然也有壓力。9個月造一艘靈巧型貨輪,即使是用工廠生產的方式,壓力也很大,說不得要借調更多的海上鑽井平臺的工人過來。
和大華船業相比。大華的海上石油裝備部的水平要高的多。完全是世界級的,而且擁有產能巨大的生產車間,若非本身的工作量太大,光憑他們,蘇城就敢用9個月來競標。
雖然會盡量減少借調的人數,但大華的海上石油裝備部,確實給了蘇城很大的底氣。
萬不得已,無法完成的時候,有這數千名熟練工人兜著。大華船業受到的損傷就不會太大。
考慮好了風險,想好了止損措施以後。蘇城再填寫標書的時候,非常輕鬆。
第一位接受標書的就是東道主,新加坡航運集團。
他們的標書裡面,包含了5艘船。一艘7萬噸的油輪,3艘2萬到5萬噸的靈巧型的船舶。還有一艘小客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