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七十三章 從容

這倒是目前的石油國家的常用套路。如委內瑞拉,奈及利亞等後富起來的資源國家,都得經歷這麼一遭。

中哈石油管道的先決條件是不容更改的。如果中方最終拒絕簽訂這個協議,剛剛有了眉目的中哈石油管道,也會被重新考慮的。

霍昌眼珠子一轉,頓時眉開眼笑了。大華實業有本事全墊資4年以上,給哈薩克做一個新都城,不代表勝利油田也行。

這也是國企和私企的區別了。蘇城只要決定了。哪怕欠款做這個專案都行,林永貴即使確定有利可圖,估計也動用不了多少資金。

霍昌揚揚手中的檔案,就笑說:“那我給勝利油田回話,讓他們自己決定條件。嗯,權利和責任對等,這個要求合情合理,我想,他們也能理解。”

可不是。石油行業裡面,出錢出力是最簡單的事了,不管是油田也好,石油管道也罷,甚至煉油廠。那都是稀缺資源,不是誰揮舞著支票就能得到的,否則還要競標做什麼?現在,世界上最有錢的是日元升值以後的日本人,他們每年花幾千億美元購買海外資產,但能被他們掌握的油田,也都是經過兇狠的爭奪的。至於石油管道這種新熱門起來的東西,他們更是在熟悉階段。

應當說,大華實業敞開胸膛,讓勝利油田盡其所能的選擇持股的比例。這就是最大的讓步了,總不能錢讓大華掏了,股份卻全給了勝利油田,那就不是合作。是剝削了。

蘇城的政策,就擺在明面上。任誰也說不出一個錯字。不光說不出錯,還得讚賞兩聲才對。

其實,就是按照霍昌最初的想法,強行壓迫勝利油田降低持股的比例,在圈內人看來,都是理所當然的。用簡單的替代法就能理解,在中哈石油管道里面,大華實業是不可替代的,勝利油田是可以隨隨便便替代的。既然如此,自然是蘇城給出什麼條件,只要差不離了,他們就得接著。

霍昌在議案上興沖沖的寫了幾個字,這件事就算是過了,他已經能夠想象,其他人知道大華的決定的驚訝了。

其實,何止是驚訝呢。

簡直是瘋狂了。

別人不說,就林永貴自己,自收到大華實業的回函以後,眼睛都是紅的。

只要咬咬牙,油田每年就可能多出幾千萬的利潤,這樣的好事,打著燈籠難找啊!

油田每年的利潤是不少,可花銷也大吶。石油工業,隨便搞點基礎建設,那都是千萬美元計算的,不搞又不行,油田是日漸枯竭的,技術不先進,裝置不夠好,油田的產量都有可能減少。對油田幹部來說,這可是要掉烏紗帽的大事。如果能多幾千萬週轉,不光是油田生產能順暢些,多出來的錢還可以改善職工的福利。

想到福利,林永貴就是一陣頭大。

在國內,單位的一把手錶面威嚴,實際上不可能真的無視下面的職工。別的不說,但凡領導升遷,組織部都要到單位來搞考評打分。

不得人心的領導,這時候就等著員工下眼藥吧。說不準,板上釘釘的晉升,就有可能因此變成平調。林永貴要想做總公司的老大,一分力得當兩分力的用,自然要想法設法的給職工謀福利,以期考評時打個高分。

一個油田上萬名員工,每人多發100元的福利,那就是好幾百萬元,這些花銷,全得從常例以外扣出來。

這麼大的一個單位,就像是海綿一樣,一個窟窿連著一個窟窿,想要餵飽了,著實不易。

石油管道的利潤,對林永貴來說,是個好訊息。

就是要拿下來,太難了。

建一個新城得多少錢?墊資4年要多少利息?

林永貴想想就頭大。

九三九四年的銀行,真正是翻身做主人了。20%的存款利息,40%的貸款利息,後世的銀行新人,怕是聽都沒聽說過。

就是這樣,借錢也比搶錢難。

林永貴搖晃著椅子,一陣的腦仁發脹,人要是沒有個念想也就罷了,機會臨到自己卻抓不住,實在是不甘心。

辦公桌對面,一條南方來的風水魚,正遊的悠然自在。

林永貴看的痴了,不由想:蘇城和他的大華實業,資金充沛,倒像是這條魚,很有幾分從容。

想到此,林永貴的思維突然活泛了。

蘇城的大華實業,是不缺錢的!既如此,對等的權利和責任裡面,責任就不一定只能用錢來承擔吧。

林永貴一邊想,一邊拿起內線電話,摁了個0,就喊:“小劉,給我訂明天到上*海的機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