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都很常見,能影響3天以上,堪稱“超兇颱風雨”。
而且很容易在陸地上引起龍捲風,而這玩意到了海上就會變成水龍捲。
水龍捲形成與有利的大氣環境條件密不可分,其中較強不穩定能量和充足的水汽,以及低層強垂直風切變等都是觸發水龍捲發生的有利條件,而在臺風環流背景下,這些條件較容易被滿足。
畢方這小胳膊小腿,哪經得起水龍捲的折騰?
那可是海上風霸王,能夠將海水吸入幾千米的高空,形成連通海面與天空的水柱。
而且還一邊旋轉一邊移動,強度極大,會對海上船舶和海洋生物造成巨大傷害,進去就跟進絞肉機一般。
潤,趕緊潤。
快被颱風咬屁股的畢方再一次發動了跑路大法,在海面上高速移動。
現在唯一要擔心的就是桅杆撐不撐得住了。
倘若運氣好,可能這一次根本用不了四十天。
三十天足矣!
多出十天,能為接下來的撒哈拉之行提供極大幫助和緩和餘地!
觀眾門也在接下來兩天見證了什麼叫高強度航行。
畢方几乎不睡覺,或者說睡,但睡得很少,幾乎是每天只睡三到四個小時,接著日夜趕路。
風越來越大,航行難度也直線上升。
海上的浪頭也是一浪高過一浪,看得人心驚動魄。
最危險的一次,畢方甚至親眼看到了一道水龍捲在數百米外升起!
積雨雲底部伸展到海面上,漏斗狀黑雲及其所伴隨的強烈的旋風發出可怖的嗚咽。
當它伸到海面時,吸起了驚人的水柱。
而觀眾們所看到的,就是龍捲風一頭接著天上一大片黑雲,一端扎入海里海面。
連線處一大團海水翻湧,白濛濛一片。
在空中簡直晃晃悠悠如同巨蟒!
並且水龍捲的移動速度極快,所到之處,吼聲如雷,強的猶如飛機機群在低空掠過。
或許是由於渦旋的某些部分風速超過聲速,因此產生了小振幅的衝擊波。
好在其存續時間並不長,僅僅是十數分鐘,破壞力強,影響範圍卻不大也,並沒有帶來太大危險,卻也讓眾人印象深刻。
畢方更是後怕。
水龍捲剛形成時是透明的,人們幾乎看不到,但是它會在水面上形成漩渦圖桉。隨著水汽增多,水龍捲逐漸形成可見的輪廓。
這一次正是直覺預警,再加上觀摩到了波紋圖桉,他才提前避開。
這也進一步證明了畢方身後的颱風咬得越來越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