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缺課,不過我已經全忘了(狗頭)】
畢方哈哈一笑,也沒在意,而是再一次說明了撒哈拉的氣候變化過程,然後又解釋了一遍壁畫的可能階段時期。
“根據在撒哈拉沙漠發現的巖畫,還有撒哈拉的氣候變化,我們其實可以將這些不同的巖畫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個是水牛時期,大約從3萬5千年以前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
“這時期的巖畫是用一些目前已經在當地絕跡的動物奶汁混合顏料畫在岩石上的。”
“包括有水牛、象、河馬和犀牛,畫中的人物會使用棍棒、斧頭、弓箭和用棍棒甩出去擊打獵物,但通常沒有標槍,他們經常戴有圓型的盔帽。”
“這些巖畫主要分佈在阿爾及利亞的東南部,以及查德和利比亞境內,也就是我們現在的位置。”
“第二個是黃牛時期,大約從公元前75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
“這一時期當地居民開始從事遊牧生活,放牧牛羊,曾經發現有陶器和新石器時代經過打磨加工的石斧、石磨和箭頭,也有一些打獵用的弓箭。”
“放牧的動物是從亞洲引進的。後期也發現一些可以聚集較多的人和牲畜的村落遺蹟。”
“第三個是馬時期,大約為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700年左右。”
“這一時期已經有跡象表明當地引進了馬、駱駝和奶牛,並從事大規模的農業。”
“從腓尼基人學會使用和鍛造鐵器,可能在公元前1220年前後。腓尼基人其時在當地建立了橫跨整個撒哈拉到埃及的大帝國聯盟。”
“如果是想要用壁畫記錄下來,不可能沒有這個場景,只不過這個時間點已經相當近了,一般也不會用壁畫來表現。”
聽到這裡,螢幕前的觀眾已經基本上明白了。
壁畫內容既沒有氣候變化前的那般昌盛景象,又沒有變化後的繁榮,而是處於中間態。
那其描述的時間點也就大機率位於中間那段時光了。
【所以原本住在這裡的人已經離開了嗎?】
【也可能被其他族的人給幹掉了(狗頭)】
“可能吧。”
畢方沒有給出肯定的回答。
從公元前2500年開始,撒哈拉已經變成和目前狀態一樣的大沙漠,成為當時人類無法逾越的障礙,僅僅在綠洲有一些居民。
唯獨尼羅河谷是一個例外,由於有充分的水源,這裡成為植物生長繁茂的區域,也成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而在這一切徹底出現之前,自然也有很多人做出來自己的選擇。
面對環境的惡化,人類從來不會坐以待斃。
【話說,方神是不是又發現了一個不得了的東西】
“倒也不至於,撒哈拉沙漠內的壁畫其實非常多。”
“在上一個冰河時期,撒哈拉還不是一個沙漠,氣候類似於東非,那時候留下的壁畫數量極其巨大。”
“考古學家曾在沙漠地帶發現了大約有3萬幅古代的巖畫,其中有一半左右在阿爾及利亞南部的恩阿杰爾高原,描繪的都是河流中的動物,比如鱷魚等。”
“其中還有很多沒有被人發現,我們眼前的可能只是其中之一。”
“甚至可能其一也算不上。”
。頂點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