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後兩者通常只在小鱷魚身上能看到,大鱷魚基本上都是幾位主義者,如同蟒蛇一般。”
“西非鱷體型相對於尼羅鱷來說小不少,可在鱷魚這個大家庭裡屬於一般,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短時間的爆發可以,也就是襲擊的那一下,所以我們離開河岸三米已然足夠。”
畢方隨手扔下一塊鴕鳥肉,邊上的鱷魚根本不動彈,直到畢方離開之後,眾人才看到西非鱷慢吞吞的上前,將其吞下。
“在古埃及,人們甚至認為被鄂魚吃掉是非常光榮的事,索尼克神廟上刻著的鱷魚神索貝克就被認為是以尼羅鱷為原型的。“
“不過神話這東西,總會隨著歷史而變化,自公元9世紀開始,尼羅鱷就已經成為人類的獵殺物件。”
“古埃及人崇拜索貝克與法老的生育能力,保護相關的鱷魚神,可後來埃及人也會獵殺鱷魚,視它為保護和法老權力的來源。”
“這或許就是社會變化的證明之一。”
研究過考古的都知道生歹直崇拜這一回事,古早之前,挖出來的雕塑作品作為常見的就是身寬體胖的婦女。
因為這樣的體型更好生育,早期人類夭折率高,自然會對其崇拜,可進入封建社會之後,人類生產力迅速發展,武裝自己,死亡率大大下降,原始的生歹直崇拜開始消失。
鱷魚這一強大的形象自然而然從生育的代表,變成的強力的權力代表。
“西非鱷比尼羅鱷更服帖,被選為由古埃及人為他們的精神儀式,幷包括木乃伊。”
“從歷史上看,西非鱷與尼羅鱷棲息在尼羅河下游的埃及,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是最早記載鱷魚並研究的人,希羅多德寫道,採摘鱷魚當古埃及的祭司選擇性。”
“祭司都知道這兩個物種之間的差異,西非鱷更小,更服帖,更容易捕捉和馴服。”
“希羅多德還指出,一些埃及人將鱷魚作為養尊處優的寵物。在索貝克的阿爾西諾伊廟,一條鱷魚被關在寺廟,在那裡它被餵食,渾身珠光寶氣,拜池。”
“當鱷魚死了,還會被防腐處理,製成木乃伊,放在石棺,然後埋在一個神聖的墳墓。許多木乃伊標本,甚至鱷魚蛋已在埃及古墓被發現。”
“近年的DNA分析表明,在底比斯的洞穴鱷魚木乃伊,洞穴Samoun和那些上埃及均屬於這個物種。”
【又是漲知識的一天】
【學廢了學廢了】
畢方騎著駱駝走過大半個黑水河,駱駝都絡繹不絕,在地上還看到了數目繁多的陶罐碎片。
【這些碎片是什麼?垃圾嗎】
【這裡好多人類痕跡啊】
【又是壁畫,又是陶罐,這裡以前肯定很繁榮吧?】
畢方不置可否。
“在1840年左右,信教的柏柏爾人和貝都因人已從北方南下,取代了原來土著的圖布人,並給綠洲帶來了現在的命名。”
“外來人的進入使商業再次繁榮起來,那位第一個發現這裡的歐洲人,羅爾夫斯是沿著隨之形成的撒哈拉商道進入達奇的。”
“然而當時的當地居民對外來的歐洲人非常敵視,羅爾夫斯的考察隊遭到當地人圍攻,差點把命送掉。”
“最後考察隊一路北逃,一直跑到班加西,查德當然是去不成了,不過發現達奇也足以讓他的聲名更上層樓了。”
【難怪要割禮偽裝,哈哈哈】
【感覺好慘】
【這也太危險了,原始人嗎】
【也差不了多少了。】
商業的繁榮讓這處綠洲成了一個儲水好去處,最好用的工具陶罐自然就多起來了。
不過2000年以後所有稍完整的罐子不是被人拿走就是被砸得粉碎,畢方親臨此地也只看到了散落的眾多碎片,沒一個是完整的。
【啊,當地政府沒有保護起來嗎,都是古董啊】
“這就是一個常見誤區了,其實並非所有的古董都有價值,只有擁有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的古董才能賣一個好價錢,這些陶罐時間並非太久遠,造型也都一般,主要是實用。”
“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通通沒有,和廢品沒什麼兩樣,或許比廢品強,但也不值得花大代價去保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