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遺址顯露在地表的可能只有一些碎陶片,還有很多深埋地底。
因此相當多的考古遺址的發現都非常偶然,很多發現都與人類活動有關,打井、修建公路、建鐵道、修水庫等。
例如華夏兵馬俑就是農民在打井的時候發現的,南越王墓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修建公寓時候發現的。
其次便是考古工作者的考古勘探和調查,這個時候就會需要用到一些勘測技術和經驗。
尤其是當地的地方誌等書籍,對於當地的歷史沿革、重大歷史事件、風俗民情都能給人很多啟發。
雖然埃及和華夏有所不同,但大體上也大差不差,這些東西都是有一套流程的。
再者埃及遺蹟眾多,大名鼎鼎的國王谷就埋葬著埃及第十七王朝到埃及第二十王朝期間的64位法老,這還是僅僅位於在與盧克索城相對的尼羅河西岸的一條山谷之中。
幾個白髮蒼蒼的老頭不約而同的將目光看向的畢方。
此時畢方也穿戴上了由這群人寫帶來的更加專業的裝備,拖著數條繩索第一個鑽入洞穴之中。
將原先的路途走過一片,畢方拉動繩索,對外發出訊號。
接著,一個接一個的人戴上卡扣,順著繩索下降到古墓之中。
手電一個接一個的亮起,將漆黑的古墓照得明亮如堂。
其中一個稍顯年輕的助手開了個玩笑:“看來我們沒必要點蠟燭了。”
在場眾人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只有螢幕前的觀眾大眼瞪小眼,一臉懵逼,不知道眾人在笑什麼。
【這是啥梗?】
【不要當謎語人】
【方神解釋一下】
【他們在笑什麼?】
“這大概是一個調侃,就是來自於發現圖坦卡蒙的那位考古學家卡特。”
畢方解釋了一下,他也在手電的照耀下更加清晰的看到了牆壁上的壁畫。
“卡特不是隻發現了一個圖坦卡蒙,他還主持挖掘了很多的法老墳墓。”
“1917年,霍華德·卡特,埃及努比亞遺址的管理者南部開羅,來到了國王的山谷。”
“卡特從16歲起就對埃及的埃及古文明非常著迷,經過多年的研究,他相信在這個被盜取無數次的地方,一定還有不為人知、不為人知的法老陵墓。”
“於是在在卡特的帶領下,團隊開始了挖掘,當時團隊裡的考古學家們正準備對一座墓葬進行發掘。結果意外地遭遇到了一種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無法使用手電筒照明,只能依靠蠟燭。”…
“直到1922年的一個晚上,卡特注意到一處古墓門上有一個小圓洞,他在洞中插上一支點燃的燭光,微弱的燭光穿透了沉寂了幾千年的黑暗。”
“在燭光中,卡特看到了一個六英尺長的石階,他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隱藏的地下階梯的一部分。”
“在這裡,卡特將開始一次驚心動魄的探險之旅,並且一路挖掘,最終找到了一個從未被人光顧過的法老陵墓。”
“那座墳墓就是大名鼎鼎的埃及新國王第18任法老圖坦卡蒙的墳墓。”
“當然,這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畢竟距離那段時間已經過去了一百年,連法老的詛咒這種說法都能傳的神之又神,手電筒這個梗究竟是什麼情況誰也不知道。”
“但對於專業人士,尤其是埃及考古界來說,也算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了。”
卡特對於埃及的考古界有著非凡的意義和地位,不亞於物理史上的牛頓和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