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寬大帳篷內,一張張簡易的方形餐桌整齊擺放,陸續有人趕來,在幾口不鏽鋼大鍋前打飯,然後選擇座位坐下。
畢方一個人打了雙倍的份,選擇了一個對角坐下,雖然這還不夠他吃的,可一個餐盤也放不下更多的食物了。
也沒必要麻煩別人多洗幾個盤子,反正是免費的,可以多來幾次。
“畢方先生休息的怎麼樣?”
畢方剛坐下,瓦齊裡同樣端在餐盤坐在了他的對角上,用勺子挖著鷹嘴豆泥,打招呼道。
瓦齊裡昨天的確有好好招待畢方的想法,只不過對方並沒有來。
不過雖然沒來,也沒人有畢方不識時務的想法,任誰在茫茫大漠裡走了兩個多月,終於結束後都想好好睡上一覺。
非要拉著對方起來應酬才是蠢,再者聽說對方在穿越撒哈拉之前,還在海上漂了一個多月,就更能理解了。
“很好,這是我這三個月以來睡得最舒服的一次了。”畢方豎起大拇指,同時叉起一隻乳鴿,連皮帶肉帶骨頭直接生嚼,口舌生津。
餓了二十四小時了,吃上這麼一頓大餐令人滿足到髮指,就像是炎炎夏日,口渴難耐之際吞下一大杯冰水,又像是嚴寒冬日喝下一口熱氣騰騰的羊肉鮮湯。
埃及是典型的阿拉伯國家,信奉伊似蘭教,所以幾乎找不到豬肉以及相關的食物,而且也不吃任何動物內臟和沒有熟透的食物,所以生魚片之類的食品在埃及完全沒有市場。
酒鬼們到了埃及也會很痛苦,因為當地的飲料都不含酒精,埃及人也禁止飲酒。
雖然有諸多的禁忌,卻絲毫不能影響到埃及人對美食的熱愛。
當地的口味偏重,辣椒、咖哩、胡椒等等是多數菜餚都一定會使用的,並且埃及人喜歡濃郁、焦香和軟滑的食物。
如此一來,口味上倒是偏合畢方的胃。
再加上這裡的食物相當豐富。
一種學者加上政府工作人員,這裡的食物就不可能差,各種肉類應有盡有。
看到畢方大口吞嚥,瓦齊裡臉上笑容更甚。
幾乎每個人內心都有喜歡安利的一面,將自己喜歡的東西推薦給別人,獲得稱讚後,本身便會得到一種認同感。
此時的瓦齊裡內心就是這樣帶著一絲淡淡的愉悅。
“烤鴿子是我們結婚的時候新郎必吃的一道美食,我們會在乳鴿的肚子裡塞入大米和蠶豆,烤制後的鴿子肉質鮮嫩多汁、噴香撲鼻。”
“還有一種做法是把鴿肉、洋蔥、番茄和大米放在陶罐裡做成燉菜。”
畢方豎起大拇指,將一塊鴿子翅膀連骨頭吞下後稱讚道:“有時間我一定試一試。”
“我們這裡的烤肉串也不錯,非常受歡迎,都是選用上好的羊肉刷上鹽、胡椒粉、橄欖油等混合而成的調味料,然後切成小肉塊並穿在鐵釺上,烤製出的肉串金黃油亮、香味四溢、非常多汁,吃的時候還可以蘸佐料醬。”
瓦齊裡去到一旁,回來時已經端回來了一盤烤肉串。
畢方先前並沒有看到那邊有這東西,想來是對方給他開的“小灶”。
對於這麼形式主義的東西,畢方只想說。
多來點!
畢方毫不客氣的拿起來啃,羊肉切碎後用香料調味,再串上鐵釺烤,烤出的肉油香撲鼻,令人是食指大動。
吃完還能喝上一碗莫洛奇亞。
一道用錦葵做的綠色濃湯,把錦葵葉子搗碎後與羊肉、雞肉、或者兔肉、黃油、大蔥等食物放在一起熬煮,煮熟後的錦葵湯有點黏,但味道鮮美,吃的時候還可以用大蒜提味,和烤串一起非常解膩。
然後畢方就在瓦齊裡驚人的目光中將多人份的烤串全部吃下肚,略顯不雅的打了個飽嗝。
“早就聽說埃及是香料之國,果然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