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為客套辭謝一下,單劍便坐到書房正中案桌右邊的椅子上。於是,盧永茂在旁喊禮,盧嘉瑞行禮,四跪叩首如儀,畢恭畢敬地禮拜單劍先生。盧嘉瑞行禮畢,盧永茂坐到桌子左邊的椅子上,盧嘉瑞站在下方,一起敘話。盧永茂向單劍說道:
“從今以後,犬兒就託付先生了,有勞先生不吝才學,辛苦教誨!”
“承蒙員外抬愛,在下一定竭盡所能教導小少爺,期望能為小少爺學業有成而盡綿薄之力。”單劍說道。
“先生今後對待犬兒不需看顧面子,該教的教,該督促的督促,該懲戒的懲戒,該責罰的責罰,務求使其刻苦用功,專心學業,勿使其遊嬉鄉曲,荒廢光陰!”盧永茂叮囑道,既是講給單先生聽,也是講給盧嘉瑞聽的。
“這個自然,請員外放心。做客有做客之禮,為師有為師之道。今日之前,在下乃貴莊之客,今日之後在下即為小少爺之師傅,自然會按師傅之道教誨小少爺。”單劍說道。
“往後先生生活上有何不便之處,就直接跟瑞兒講,或者吩咐邱福,家裡會盡量安排好的。”盧永茂又說道。
“這裡一切甚好,有勞員外費心了。”單劍答道。
“瑞兒,往後一切聽從單先生的教誨,用功學習,不要辜負了為父的期望!”盧永茂轉過頭來,對盧嘉瑞說道。
“是,父親!”盧嘉瑞回答道。
“今晚家裡備辦了一桌酒菜,到時請先生過去一起喝兩盅,就算是拜師宴吧!”盧永茂對單劍說道。
“好的,在下這裡先感謝員外盛情!”單劍說道。
“那我就不再叨擾了,請先生開始授課吧!”盧永茂說罷,起身告辭,單劍送到小門後回步,對盧嘉瑞的授課就開始了。
其實盧嘉瑞最想學的是單劍的武功,而對詩書典籍則沒那麼多的熱情。
“先生,先教弟子武功吧?”盧嘉瑞開始就說道。
“徒兒,你應以學習詩書典籍為重,為將來應試做準備,以期考中舉人、貢士乃至進士,光宗耀祖。當然,你喜歡習武,為師也會教給你武功,學會武功,能強身健體,也能抵抗盜賊,看家護院,甚至有朝一日投身行伍,報效國家。但你得記牢,你應以科考得志為己任,用功學習詩書典籍,不辜負你父親對你之殷切期望。”
“師傅,弟子知道了。但弟子喜歡學武,欲要練就一身好武藝!”盧嘉瑞回答道。他心裡清楚,他其實對學習詩書典籍與應試的興趣遠遠沒有對練武那麼高,先生出手搭救他時的神勇印象和感受早已烙印在他的腦海,他極其渴望自己可以像單先生那樣,有一身好武功。
“那就這樣,每日上午學習詩書典籍為科舉應考,下午教你練武。你學文練武都要用功,將來成為一個能文能武之人。”單劍說道。
“方才你父親在之時為師就說了,今日之前我是你們家的客人,自然有客人的客氣,你拜我為師之後,我就是你的師傅,那麼你待我以師傅之禮,我對你以師傅之道。本人向來遵行師道以嚴,是謂‘嚴師出高徒’。所以,今後你當遵從我的教誨,讀書習武都要上心用功,不可嬉戲而為,否則當責罰時必責罰,為師不會留情面。”單劍拿過一把戒尺揚一揚,又說道,“好,現在到你的位置坐好,開始上課。”
“是,先生!”盧嘉瑞應道,然後就到課室位子上坐好,準備開始聽講。
中午的時候邱福從前面送午飯過來給單先生,盧嘉瑞則回前邊去吃。盧嘉瑞一坐到飯桌邊,盧永茂和幾個娘們就開始問盧嘉瑞課堂上的情況怎麼樣。
“單先生上課比鎮上公學裡的餘先生好,聽起來更清楚更有意思一些。”盧嘉瑞直截了當地說道。
“單先生畢竟是年青,閱歷也豐富,見多識廣,看來請單先生來教瑞兒,是請對人了。”盧永茂有點神色得意地說道。
“瑞兒好好的跟單先生讀書,單先生舉人出身,你受教於這麼好的老師,將來至少也考個舉人嘛!”大娘說道。
“青出於藍勝於藍,瑞兒還這麼聰明,應該考上進士。”二孃說道。
“瑞兒,你不是還要向單先生學武功嗎?怎麼學?在哪裡教?時間怎麼安排?”三娘則問道。
“單先生說了,上午學詩書典籍,下午教武功。我要把單先生的一身武功學到,以後就不怕什麼盜賊了。”盧嘉瑞說道。
“瑞兒,你學好詩書文章,準備參加科舉考試,這是要務,練武是次要的,不要顛倒了。”盧永茂生怕盧嘉瑞只顧練武,荒疏了學業。
“瑞兒學好武功其實也是不錯的,除防賊防盜,還可以保家護院,以後不受人欺負。”大娘說道。
“想起上次出遠門做買賣的事都後怕,一家兩個男人,這麼危險的境地,要真出了事,家裡怎麼辦?”二孃說。
“可是要是不出去歷練歷練,不但家業難發達,老是窩在溪頭鎮這小地方,瑞兒也難以見識世面,長不成一個男子漢。”三娘說道。
“唉,我想到了,溪頭鎮沒有大一點的藥鋪,鄉民得個病抓點藥都要到縣城去,路程遙遠往返不便。不如咱們家在溪頭鎮開個生藥鋪,既方便了鄉民,又能賺些銀子,不是很好嗎?”盧嘉瑞忽然說道,也不管父親母親們在說他的事。
大家聽盧嘉瑞這麼一說完,倒是沉靜了老大一會。
“我看瑞兒這主意不錯,鄉民得個什麼病都得到縣城抓藥,很是不便,開個生藥鋪,是一舉多得。便利鄉民,又可以賺點錢,安安穩穩的,還不必到外邊去,一年到頭就在自家店裡做買賣。”大娘先開口說道。
“好是好,就是咱們家都沒做過這樣事情,不知道該怎麼做。”二孃說道。
“這個倒不是什麼難事。開個生藥鋪沒什麼難的,沒做過也沒什麼要緊,照樣可以做好。”三娘說道。
“我看瑞兒的主意確實不錯,就準備做吧。”盧永茂下定論道,“在街上租個鋪子,請木匠做藥櫃桌凳,到縣城進些藥材,就可以開張了。”
“父親,孩兒是這麼想的,家裡派個人做掌櫃,再請個郎中做夥計,診病同時賣藥,方便鄉民。”家裡人肯定了自己的主意,盧嘉瑞很高興,繼續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前時咱們幾個夥伴一起合夥開的涼茶攤,其實生意還是不錯的,聽那些喝飲湯茶的人的議論,功效很不錯,可見口碑是可以的。只是天氣冷了,人出門的少,喝飲的人客少了些,加上咱們又不是那麼在意經營,買賣淡了下去,就不做了。這次咱們家鋪子裡把這兩樣湯茶熬起來,邊熬邊賣,有桌子椅子坐著喝飲,來喝飲的人一定會多起來。而且藥鋪裡賣湯茶,也不增加多少本錢。”(本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