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遷移部分百姓至華州、渭北,發展生產,就近積蓄錢糧之外,河南當地民風彪悍,都是優質兵源,豈能不善加利用?不需要他們能正面廝殺,整編起來,能攻堡寨就行了。甚至就連葛從周據守的崤山,亦可攻一攻。
金索聞言如釋重負。
如果有可能,誰又想離開家鄉呢?
……
朔方軍的騎兵,從作用方面來分,有戰術騎兵和戰略騎兵。從披甲程度來分,則有重、中、輕三種。
重型騎兵,自然就是鐵鷂子具裝甲騎了,人馬俱披甲。
中型騎兵,人披甲,馬不披甲。
這裡又可細分,即主遊弋襲擾的遊騎,主衝陣和搏殺的甲騎。
輕型騎兵,人披皮甲,馬不披甲,同樣分遊騎和甲騎。
河洛遊奕討擊使徐浩所領七千騎,便是中型騎兵裡的甲騎。今日他親自帶了兩千騎,借用飛熊軍的輔兵完善好後勤之後,便離了營地,牽著戰馬在附近轉悠。
野外到處是抓著民人回陝州的華州兵,還有不少遊騎在四處活動。
話說飛熊、鐵騎二軍的一萬輔兵可真是遭了大罪了。
白天忙著修整營地、維修器械、修剪馬蹄、釘馬掌、樵採、做飯,還有去領糧食、物資,晚上要做飯、餵馬,加班加點修理器械,忙得昏天黑地。
這還不算,還要分出部分人手,跟著鐵騎軍少量人馬在外巡弋,截殺信使。
這會又多了他們七千甲騎需要伺候,估計一個個要累癱了。
徐浩只能對他們表示同情。
手底下七千人是軍屬騎兵,平時自然有步軍輔兵伺候,但這會遠離步卒主力,他也沒辦法,只能叨擾鐵騎、飛熊二軍了。
枯黃的樹葉被西風捲起,橫亙在澠池、永寧二縣之間的東、西崤山上一片寂靜。
山上隱約可見汴軍修築的堡寨,規制不小,兵力、糧草應該比較充足,但他們現在已是一支孤軍。
二崤山之南的永寧、福昌二縣,隨著堡寨一個個告破,百姓要麼被擄走,要麼躲進了二崤山、熊耳山,或者向西逃入了虢州的盧氏縣,鄉間百里無人煙,同樣是孤城兩座。
張全義辛辛苦苦種田數年,將河南府的戶口充實到五萬戶,如今損失巨大,不知作何感想。
徐浩抬頭看了眼山寨。今早遣人在山路上放了一個箱子,這會已經被汴軍取走了。
箱子裡是一套婦人襦裙,不知道葛從周、謝彥章二人看了會不會忍不住。
忍不住也不要緊,大帥已經在甄選河南府縣兵、屯田兵,編為一軍,待主力步卒抵達,就要對其發起猛攻,到時候還能藏嗎?
轉了一圈後,感覺沒意思,徐浩帶著人馬向東直行,一路上遇到幾股遊騎,不斷打探敵軍動向。
突然,西北方傳來了一陣馬蹄聲,因為山林阻隔,未見煙塵。
徐浩聽了不驚反喜,立刻下令全軍上馬,分為三部,依次而行。
兩軍很快在原野上遭遇。
很遺憾,敵軍打著張字旗號,不是謝彥章,莫不是張延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