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點打援,如果你圍的點人家壓根不重視,那也只能徒喚奈何。
雲梯飛車搭上寨牆之後,橫山都的甲士們從車底衝出,順著飛梯就往上爬。
高仁厚已經沒多大興趣看了。
看守軍這個樣子,不太像能有多強力的抵抗。
朔方軍軍容鼎盛,器械精良,他們遠遠看著,就已經在士氣上落了下風。再加上自度無援軍能及時趕來,更是喪上加喪,敗之必矣!
“不知白將軍可能等到汴賊援軍。”高仁厚向左右問道。
這話沒人能回答,很難說。
他們來得太快了,一天兩夜就完成攻城準備,然後毫不停頓,立刻展開了堅決的進攻,汴賊來得及反應嗎?
“有壯士登上寨牆了!”望樓車上傳來興奮的聲音。
高仁厚定睛望去,卻見數人先後登上寨牆,揮舞著長杆鈍器橫掃。
他們身披重甲,賊軍刀斧難傷,反倒被擠得節節後退。
“該準備攻乾壕寨了。”高仁厚的目光越過石壕寨,看向東邊的原野,道:“那是塊硬骨頭,得準備點方略出來。”
“遵命。”幕僚們紛紛應道。
……
“方略其實沒錯,而今需要耐心。”山谷之中,白珪安坐如山,氣定神閒。
其實他比誰都急,急著建功。
但行軍打仗,急是沒有用的,反而會露出破綻。
多年的軍旅生涯,見過太多事了,白珪不敢輕視任何人。
前朝末年,王世充和李密在洛陽周邊交戰。世充領步軍,李密有一萬多騎兵,皆持長槍,陣列衝殺,威勢驚人。
但最後還是王世充的步兵贏了,李密的一萬多長槍騎兵盡歸世充所有。
輕視敵人,乃兵家大忌。
“南邊有訊息傳回來了嗎?”白珪問道。
南邊自然是指汝州方向。
作為河洛遊奕討擊使,全軍所有騎兵暫歸他調配使用。他將都護府親軍司轄下的五百輕騎部署在崤山以南,散開活動,監視汝州方向的敵軍。
葛從周、楊師厚隨時可能帶著忠武軍、蔡州軍北上。
淮西多騾子,會騎馬射箭的“淮夷”很多,蔡、陳二鎮兵的機動能力很強,不可輕忽!
“還沒有。”
“擴大搜尋範圍。”白珪毫不猶豫地下令:“遇敵勿戰,報我即可。”
“遵命。”
白珪又拿起李唐賓發來的命令書,仔仔細細看了一遍。
汴軍主力,應該還是在崤山以東,那裡離新安、洛陽更近,更容易得到補給,更不易被抄截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