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侍郎陳誠、宋樂又與人聊起了毛布、絹帛如何折色的問題,門下侍郎蕭蘧、趙光逢則談起了榷稅品種問題。
邵樹德不插嘴,他們聊了一會之後,便也坐著喝茶了。
皇后見眾人無話可說,便宣佈罷散。
邵樹德放下茶碗。
其實他很喜歡召開延英問對。因為這種級別會議上形成的決議,必須儘快辦理。嚴格來說,它繞過了政事堂,將宰相們的權力弱化了。
延英問對的議題是皇帝設定的,召開也是皇帝決定的,這難道不是一種治理國家的決策權?
硬要類比的話,有點像後世某國元首宣佈緊急狀態,繞過議會直接簽署命令。
一個字,爽!
散會之後,邵樹德直接開始閱覽奏疏,皇后在旁端茶遞水。
“……福建一道,遠在海隅,嘗勤土貢,每年所進橄欖子,頗甚勞役往來。本因閹豎生長甌閩,自為耽愛,率令供進,以為定規……每年但供進臘麵茶外,不要進奉橄欖子。永為常例。”
政事堂發來的,中書擬的敕書,門下省已經批覆同意,邵樹德沒理由反對。
他只是有些感慨,大唐這塊招牌竟然在福建還有點作用。王氏到這會還在進貢橄欖、臘麵茶等物事,只是為何不上供兩稅?
大唐倒了之後,錢鑼、王審知等人仍然遵奉汴梁朝廷為正朔,無論是後梁還是後唐。但他們的子孫就不一定了。在老一代人死光之前,有些事情拖不得啊。
“……於光州置淮寧軍,割光、申、壽、安、黃、蘄六州為屬郡。比因折嗣倫葉贊元勳,克
宣丕績,用獎濟師之效,遂行割地之權。今命帥得人,疇庸有秩,其淮寧軍額宜停。其光、申、壽三州,卻還河南道收管。”
這是正式下令罷廢淮西鎮。
折嗣倫沒有反抗,這讓邵樹德很滿意。折家,還是可靠的,也沒有犯渾。
與之相比,諸葛仲方就差遠了。聽聞最近在西城又吃了一次敗仗,損兵三千餘人,諸葛仲方終於想要入朝了。
這蠢貨!
邵樹德決定給他最後一次機會。樞密副使肯定沒有了,給個新朝爵位養起來算了,還了當年諸葛大帥的知遇之恩。
“得讓中書省草擬一份罷廢山南西道藩鎮的敕書。”邵樹德想了想,將這事記下,準備稍後找宰相們商議。
山南西道諸屬州,部分可以劃入關內道。
山河相制,犬牙交錯,本來就是應有之意。老祖宗在行政區劃上的智慧,可以好好琢磨琢磨。
接下來一連好幾份,都是有關修建紀功寺院的,大體上與邵樹德征戰生涯的關鍵性戰役有關。
比如在河清縣修建普濟寺,立紀功碑,以紀念邵樹德親督大軍,於此擊敗龐師古,挺進河陽。
這確實是一場關鍵性的戰役,但其實並沒有打贏,只是熬退了梁軍罷了,邵樹德微微有些尷尬。
再比如,在扶溝修建昭仁寺,紀念大破龐師古,殲滅梁軍主力。
等等。
邵樹德看了看,欣然同意,吩咐正在那裡發呆的皇后御筆硃批。
國朝是有這個傳統的,太宗就有紀功寺院七座,即紀念對宋老生之戰的普濟寺,以及昭仁寺(薛舉)、慈雲寺(宋金剛)、弘濟寺(劉武周)、等慈寺(竇建德)、昭覺寺(王世充)、昭福寺(劉黑闥)。
寺廟位於戰場之上,一則立碑紀功,二則祭祀陣亡將士,還是有意義的。
最後一份:《平泗州給復德音》。
“……棄德崇女幹,窮兵黷武,戰士疲勞於力役,蒸民耗竭其膏腴……親提組練,徑掃氛妖,振已墜之皇綱,殄偷安之寇孽……”
泗州理所臨淮縣剛剛被李唐賓率眾克復。歷經數月苦戰,非常不容易,傷亡也很大。
此地克下,泗州便只差兩城了。目前李唐賓已揮師東向,徑奔漣水縣而去。淮賊主力不敢北上,守軍心膽俱喪,克之不難。
給復,就是免稅的意思。泗州生靈塗炭,打下來後免稅是應有之意。
“好都是好訊息。”邵樹德心下大慰。
打完漣水,他準備整編龍驤軍了。老規矩,與各部抽調人員互換,左右龍驤軍成為第八支禁軍。
這支部隊,最早源於朱全忠後期招募訓練的新兵,到現在差不多也接近六年時間了。打的仗不少,說他們是老兵並不為過,忠心也經過了證明,有資格成為禁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