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回來。”阿保機用力握住曷魯的手,道。
說完,他翻身上馬,大手一揮,向南而去。
欲穩、霞裡、海里等人一一與曷魯告別,然後跟上了阿保機。
此去南邊,兵貴精不貴多。
人越多,吃得越多,補給越困難。打仗之前的第一要務,就是思考後勤補給能不能跟得上。有可汗親軍、大鶻、小鶻二軍,再輔以一些各部精壯,差不多也就夠了。
大軍行進的速度很快,只一天工夫,就抵達了密雲縣。
密雲是耶律偶思的頭下軍州,最初為了安置契丹擄掠的數百戶西密雲戍百姓。如今好些年過去了,密雲已經成了一個縣,築了城,有三千多戶百姓——大部分是渤海人。
密雲縣大體位於後世翁牛特旗一帶。三千多戶百姓大部分靠種地為生,兼有畜牧業,畢竟野外那麼多草場,放牧又不需要多少人手,這個資源不利用上就太可惜了。
密雲縣的兵已經北上,和越王城的人合兵一處,有眾萬餘,在潢水兩岸築城修寨,試圖利用當地狹窄的地形,阻遏夏軍深入潢水流域。
看得出來,契丹攻伐渤海之後,進步非常大,短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彌補。如果再給他們一些時間,天知道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阿保機沒有再次過多逗留。
放牧了一下馬匹,領取了部分補給物資後,又分成三股南下。
******
“殺!”戰鼓一聲,王崇放下面簾,大聲呼喝。
千餘騎從山坡上分批衝了下去。
剛修好的營寨之內,萬勝黃頭軍副使李從珂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晉軍曾經有過具裝甲騎。
那會晉王還沒老,還有心氣。在看到義弟的具裝甲騎耀武揚威後,決定將橫衝都改為具裝甲騎,最初五百騎,然後慢慢擴充到了一千騎,再然後——養不起了。
唐末的邢州之戰,夏人出動了具裝甲騎,騎戰勇武絕倫的晉王走奔山中……
河東為什麼養不起大規模的具裝甲騎,李從珂認為是晉王的原因。
媽的,太窮了!
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曾經年產四百副馬甲的晉陽西作坊,工匠大量逃亡,生產也跟不上了。
這還玩個屁!
於是乎,橫衝軍越打越少,最後剩下幾百人,又變回了甲騎,給整編進了保寧軍。
朝廷竟然沒把他們吸收進飛熊軍,這是讓李從珂比較驚訝的事。可能三千具裝甲騎的負擔已經不輕了吧,也可能是壓根沒有擴軍的計劃。
李從珂還是很喜歡具裝甲騎的。
此刻他站在高高的望樓之上,雙手緊緊扒著欄杆,凝神屏息,默默注視著這支部隊的衝鋒。
銀盔白甲、高頭大馬,攔腰衝入契丹騎兵叢中,殺得賊人潰不成軍。
“唉,這才是騎戰廝殺!射你媽的箭,這次被逮住了吧?”李從珂長舒一口氣,哈哈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