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章 舊部

徒弟沒生意,你要幫他找活幹。

徒弟遇到麻煩,你要幫他想辦法解決。

特別是這些徒弟多半都是自家親戚、同宗,更要為他們的日後打算,不能把自己的招牌砸了。

可現在確實困難。

軍器打不了,大家一窩蜂地開始接賺頭較小的農具。但做的人多了,農具也越來越沒賺頭。再下去搞什麼?

朱三不知道“產能過剩”這種詞,但不妨礙他理解這種現象——滿眼望去,修武這一片濃煙滾滾,鐵匠鋪子一家連著一家,爐火曾經徹夜不熄,一件件軍器被打製出來,流入軍中,成為大夏武人征戰四方的利器。

但時代變哩。

戰爭紅利期結束,高速擴張也是過去式了,整體產能過剩,他徒弟這一代面臨著很嚴重的生計問題。

而冶鐵、制鐵又是一個地域性很強的行業,因為其產品太過沉重,長途運輸較為麻煩,不如就近打製。

河陽、洛陽這一片,是沒什麼辦法了。要想有活路,只能向外闖。去那些未充分開發過的地方,去那些技術水平落後的地方,去那些對人才如飢似渴的地方。

遼東,這些年不少人過去了。

有人寫信回來,意思大概是“人傻、錢多、速來”。

其實可以理解,當地一直處於人口流入狀態,對各種鐵製品的需求量極大,而相關人才又較為匱乏。當地渤海鐵匠一個個富得流油,忙都忙不過來,漢人鐵匠去了,還有語言優勢,自然更加滋潤了。

雲南,也有些人去了,不過褒貶不一。

有人在昆州,說當地氣候宜人,生意好做。

有人則病倒甚至病死了,再無音訊。

這種情況就讓人很迷惑,勸退了不少人。

再加上對傳說中的瘴癘之地恐懼,無形之中,去的人又少了一波——他們寧願遇到看得見摸得著的敵人,也不願面對未知的風險。

西域,似乎是一個新去處。

不是人人談之色變的瘴癘之地,頂多吃沙子罷了,但這是可以忍受的。唯一的顧慮在於安全環境太差,讓人舉棋不定,下不了最後的決心。

“你好好想想吧。”見朱三沉思,週二起身道:“把軍器拿來我看看,若合格,這便交割了。”

******

“亡命山澤,挾藏軍器,苟且偷生,自棄何多!”

“許爾陳首,可免死罪,三日不首,復罪如初!”

江南的草澤山嶺之中,神武軍將士們大聲呼喝著。

在他們對面,則是一個山寨,建在地勢絕險之處,嘯聚了數百名武人。此時聽到山下呼喊,寨內一陣喧譁鼓譟,且伴隨著激烈的爭吵聲。

騎在馬上的柴再用突然嘆了口氣。

名義上他是新朝將官,對面的是賊人,但誰又比誰高貴多少呢?都是可憐人罷了。

龍虎軍的結局已經傳到淮南,眾說紛紜。

有人不忿,覺得朝廷在卸磨殺驢,不想養他們了。

有人唏噓,覺得這麼一支老部隊,就這樣折騰沒了,怪可惜的。

有人嘆息,覺得最後那七千人能去遼東當府兵,其實很不錯了。前五年還繼續拿軍賞,五年內總該給他們分地、分部曲了,從今往後當個小地主,免賦稅、免徭役,練練武、打打獵,偶爾出征,日子還是很瀟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