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

過去一百五十年過得實在不順心,他可不敢想象打敗其他學說,獨尊儒術。今上這個老武夫別看天天玩女人,但確實是頂精明之輩,也夠狠,刀子也快。

被他盯上,全家流放西域,妻女沒入掖庭並非不可能之事。

太子也是個粗鄙武夫,凡事學今上,蕭規曹隨,大夏二代也不能指望。

所以,他現在的心氣真的不高,意志並不堅定,甚至帶有投機心理。

皮、牛二人,確實是一對臥龍鳳雛。

“茶太好喝了,應是聖人最喜歡的義興陽羨茶吧?喝了一碗又一碗,多次如廁,也沒聽全諸公的高見。”牛希濟說道。

“好你個三郎!”皮光業笑道:“在我面前還不說實話?”

牛希濟尷尬地笑了笑,道:“《妖怪錄》寫得怎樣了?”

“五卷業已完成。”皮光業說道。

“還寫第六卷嗎?”

“不寫了,我想做點正事。”

“怎麼個做正事法?”牛希濟問道。

“今日午膳吃了嗎?”皮光業反問道。

“吃了。兩條鰟頭、一盤鹿肉,差點吃撐了。”牛希濟說道。

“聖人說,鰟頭在遼東、河北的價格,比豬肉還賤。百姓多有采買,吃了後,肚裡有油水,省了很多糧食,此為德政,我深以為然。”皮光業說道:“我想去遼東謀個刺史。”

“你這是迎合上意啊。”牛希濟看了他兩眼,笑道。

“迎合怎樣,不迎合又能怎樣?”皮光業苦笑道:“與楊墨、釋老斗了三百年,結果一起沉淪,最後竟然讓農家回來了,你說這事冤不冤?”

農家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提倡賢人治國,應該和老百姓一道耕種而食,一道親自做飯,體恤民生疾苦,注重農業生產。

隨著時代發展,農家學說也有所改變,漸漸不要求統治者與百姓一道種田、一起做飯了,因為這不現實。

他們開始肯定社會分工不同,但要求統治者要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可巧取豪奪,不能對百姓剝削太重,同時要注意節約,不能窮奢極欲。

這個時候,他們開始變得更加“學術”,政治色彩漸漸淡化,鑽研陽光、雨水等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的氣象知識,同時研究農田水利,減輕自然災害造成的影響。

總之,變得更學術,更像技術官僚了。但他們的那些對統治者的約束性要求仍然沒有改變,不太招人喜歡,漸漸敗落是不可避免的。

當然,夏朝的所謂農家到底是不是以前的農家,還兩說呢,因為兩者之間根本沒有傳承關係。

夏朝出身農業的官員很多,確實是一股勢力,但他們都是邵樹德一手扶持起來的,畢竟最先提倡育種、三茬輪作、農牧並舉的就是他,國朝的農業系官員都是從那會慢慢批次生產出來的,與千年前的農家並不是一回事。

但在牛希濟、皮光業這類對“道統之爭”十分敏感的人眼裡,這就是農家,或者說是“新農家”。叫什麼名字都無所謂了,你只需要知道他們已經是政壇上一個不可忽視的派系就行了。而且,隨著科舉固定給了農學名額,這個派系還有源源不斷的生力軍,這是可以與他們打持久戰的,絕對不能忽視。

“有些時候——”牛希濟突然嘆道:“我都恨以前的自己,寫什麼破花間詞,也沒上手幾個名妓。”

“哈哈。”皮光業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