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奇怪,沒廬氏的人路途更遠,但來得更快。
說穿了,其實就是一個積極性罷了。
“象雄這地方,人心向背如何?”邵樹德問道:“和朕說實話,不要有任何隱瞞。”
在他面前的是一箇中年人,名叫沒廬覺。
據蓮花介紹,他也算是沒廬氏這一代的佼佼者之一了,之前一直在邏些幫著家族爭權奪利。無奈沒廬氏在一開始的站隊中比較含糊,為雲丹所不喜。
雲丹死後,他的後人也多依靠別的家族,對沒廬氏不是特別在意,故他們家族在邏些的地位較為尷尬,不上不下,近年來甚至有被排擠出局的苗頭。
吐蕃的四大烏衣門第,其實整體都不太行了。
世間無不滅之王朝,又何嘗有不滅之家族呢?世事無常,總有起起伏伏,總盯著那幾十年的輝煌,或只能看見那幾十年的低潮,其實都過於著相了。
沒廬氏,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但不是在邏些,而是在象雄,這是家族掌權者中一個比較模糊卻堅定的認知。
“回陛下的話。”沒廬覺說道:“雲丹來路不明,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就地方將官、土王而言,更傾向於俄松的後人。”
其實,辯證來看,這話也不絕對。
贊普的血脈固然尊貴,但云丹這種來歷不明的人,不也得到了許多貴族擁戴麼?越是上層,在這種事上就越不絕對。
“俄松的後人有兩支,他們認正妃所出的吉德尼瑪袞,還是次妃所出的扎西孜巴白?”邵樹德追問道。
“我只能說,先入象雄者為王。”沒廬覺說道。
“先到先得?”邵樹德問道。
“是。”沒廬覺毫不猶豫地說道:“若有我沒廬氏相助,只要是俄松的後人,都能站穩腳跟。”
“但你們也沒法控制整個象雄三圍。”邵樹德說道。
“這需要藉助無上皇帝的威名。”
“朕在吐蕃百姓中,亦有威名麼?”
“唐皇在吐蕃為菩薩,無上皇帝又怎麼可能弱於唐皇?”
“哦?哪位唐皇是菩薩,說來聽聽?”邵樹德饒有興趣地問道。
“赤祖德贊在位時期,廷議中談及唐太宗——”沒廬覺見邵樹德很感興趣,於是說道:“有大臣說‘松贊干布的親家翁,是唐皇孔子初瓊,據說他也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他有360部經典,被譽為漢地的經典皇帝。’贊普以為然。”
邵樹德哈哈大笑。
吐蕃贊普自認為是菩薩,那麼唐皇自然也是菩薩了。不過,有唐一代,也只有唐太宗有這個殊榮。
考慮到吐蕃人民的迷信程度,大臣都這麼說了,普通百姓之中,但凡知道唐太宗的,大機率真以為他是菩薩化身——“孔子化身王”、“經典皇帝”、“觀音菩薩的化身”,這是唐太宗在吐蕃的三個形象。
見邵樹德大笑,沒廬覺卻很嚴肅,只聽他說道:“無上皇帝亦在著經典,可謂漢地第二位經典皇帝、孔子化身王。”
“孔子化身王?朕可不敢居之。”邵樹德搖了搖頭。
“陛下可知無上皇帝在吐蕃亦有稱號?”沒廬覺問道。
“說來聽聽。”邵樹德坐了下來。
沒廬氏抱著幾個月大的兒子,嫵媚的眼睛卻一直落在邵樹德身上。
她的丈夫鐵哥方才還在此間,不過已經回去了,現在是邵樹德與沒廬氏之間的“暗箱操作”時間。
“孔子化身王之後裔孔子小化身贊普。”
“漢地國王生格贊普。”
沒廬覺一口氣說了兩個稱呼。
“生格在吐蕃語中是‘獅子’的意思吧?”邵樹德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