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三日,邵樹德在上陽宮合歡殿召見波斯使者。
一大早,劉氏就在殿外訓斥兩個小宮官。
阿迭氏的兩個女兒被訓得眼淚汪汪,良久之後才離去。
偰氏慵懶地躺在床上,半晌之後才起身梳妝。坐到鏡前後,感覺嬌嫩的大腿內側肌膚上有些汙漬硬塊,於是又去沐浴。
她已經習慣了大夏宮廷舒適、奢華和便利,一步步淪陷在了這種富貴生活之中。
劉氏氣哼哼地走了進來,看了一眼偰氏飽滿的身軀,再看看自己的小飛機場,心下更惱。
“狐媚子,殘花敗柳之身,還整天勾引聖人。”她低聲嘟囔道:“一開始要死要活,淚流如注,現在臉都不紅了。再這樣下去,看聖人哪天就忘了你了。”
偰氏離得較遠,自然聽不見,跟在劉氏身邊的小宮女們卻聽得一清二楚。
但她們能說什麼?這位娘子是皇后收的義女,一來就當上了尚儀局六品典籍,在後宮之中幾乎可以橫著走,一般嬪御還真惹不起她。
寢殿之外,王彥範已經簇擁著聖駕往正殿方向而去。華蓋如雲、儀仗如林,浩浩蕩蕩,威武雄壯。
這就是大夏天子、無上皇帝“樸實無華”的“居家生活”。
抵達合歡殿正堂後,波斯正副使者厄爾布魯士、塔姆已經等候多時。
見到邵樹德後,他倆雙手交叉於前,鞠躬行禮。
“免禮。”邵樹德坐在龍椅上,含笑說道。
把會面地點定在合歡殿是有原因的。
這個宮殿有主殿一座,偏殿、亭臺樓閣若干,位於上陽宮最南端,與其他殿室隔河相望。
合歡殿在唐代並不存在,邵夏建立後才落成,風格與中國古代其他殿室迥異。
通體採用條石、磚塊及大木建成,由已故的摩尼法師帶著他的一幫學生們設計。
主殿十分開闊,採用大穹頂結構,沒有一根廊柱,視線無遮無擋。
採光還十分良好,可以說比紫薇、上陽二宮任何一座殿室都要明亮。
邵樹德後世曾參觀過故宮,作為舉辦朝典的最高規格的太和殿讓他十分失望。
他從沒想到這座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的宮殿內部空間這麼小,採光這麼差。比它早三百年的錫耶納大教堂都比這座宮殿大,內部空間還更為廣闊。
唐代宮殿的規格比明清稍大,但本質上是一樣的,因為即便到了明清,建築技術基本上是停滯的。後世建築學科的教材,講中國古代建築的只有薄薄一小部分,講完後就大篇幅提及了中世紀中東、歐洲的大型建築,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建立在經驗之上,沒有建築、數學、力學理論指導設計的事物,就這個樣子。這也是他一定要點出數學這門學科的主要原因,要科學理論指導,不要經驗堆積。
“朕看過國書了。”邵樹德說道:“這座宮殿怎麼樣?”
老實說,塔姆有些震驚,厄爾布魯士也有些傻眼。
合歡殿掩映在綠樹紅花之中,登高望遠之時,他還真沒發現這座建築。看到它,兩人覺得似乎到了布哈拉。
“這座宮殿,為朕培養了一大批人才。”邵樹德說道:“最開始設計的時候,朕就和他們說,不要害怕失敗,塌了就找原因,但一定要有收穫。他們沒讓朕失望,歷時數年,完工了。當然,與聖索菲亞大教堂比起來可能是小巫見大巫,甚至還不如怛羅斯的景教教堂大,但朕很滿意。”
“陛下知道聖索菲亞大教堂?”塔姆麻木了,問道。
“當然知道。”邵樹德笑道。
這座建築在四百年前,由物理學家伊西多爾、數學家安提莫斯設計,歷時五年完工,隨後屹立一千五百年,其內部空間之大,足可以將故宮的太和殿裝進去,且因為大量使用琉璃窗戶,採光良好,是東羅馬輝煌時代的象徵。
“作為一個富有四海的君王,我覺得偉大的無上皇帝陛下也需要這麼一座宮殿,來紀念自己的黃金時代。”塔姆很快反應了過來,立刻說道。
翻譯說完後,邵樹德哈哈大笑,道:“可這樣的建築,與我們的文化不符。朕建合歡殿,已經破壞了上陽宮的整體風格。風格這個詞,很難解釋,你自己領會吧。”
塔姆是聰明人,聽完之後,又道:“尊敬的陛下,風格完全不是問題。我們可以在設計時就計算好,不一定要用穹頂的。”
“哦?怎麼設計?”邵樹德問道。
“陛下知道圓錐曲線嗎?”塔姆問道。
專業的數學術語,翻譯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他甚至找不到對應的漢語詞彙。
邵樹德讓人拿來紙,塔姆也不怯場,直接畫了起來。
“原來是此物。”邵樹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