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

轘轅關在偃師東南五十五里,山路險隘迴旋,凡十二曲,將去復還,故得名。出山可至登封縣。

太谷、轘轅二關,各有佑國軍五百兵戍守。

這三個關,其實守軍都挺少,原因自然是處於腹地之內,有點人象徵性守一下就好了,實在沒必要靡費兵力。

胡真、寇彥卿定下計議,當下也不著急,一直休息到第二天清晨,方才拔營啟程。

七千大軍趕著大車小車,往十二三里外的洛陽而去。

……

已經是正月初七人日了,天空飄起了細碎的雪花。

蔡松陽踩著滿地的殘肢斷臂,走進了倉城。

說是一千守軍,其實只有八百,半是州縣兵,半是土團鄉夫。

戰至半夜,死傷近千,殺賊三百餘。後來經降兵相勸,保證不殺之後,有土團鄉夫縋城而出投降,但那些州兵抵抗到了天明,最後全軍覆沒。

蔡松陽搞不清楚他們有什麼好抵抗的,誰來給他們發賞?誰來表彰他們的功績?

或許此時天下多的就是這種死硬分子。

“死不足惜!”他一聲令下,最後投降的數十人全部梟首,血濺當場。

盤算了下手頭的兵力,還有降兵四百多、河陽土團鄉夫兩千二百人、天德軍兩千一百人。

倉城內的糧食其實並不多,不過三四萬斛罷了。也就夠河洛的梁軍月餘消耗。

洛陽城內應還有糧食,新安、莎柵等地多半也有存糧。如果還不夠——這是肯定的——那麼就只能在附近各縣就地徵糧了,這應該就是梁軍在洛陽的後勤系統的大體組成。

打了一夜的仗,軍士們都非常疲累了。休息到午時,大夥吃了飯,風雪愈發大了,蔡松陽走出營壘,四處觀察,卻見整個大地一片白茫茫。

“馬嗣勳、段凝之輩,煞是可惡!”被冷風一吹,披著鐵甲的蔡松陽只覺渾身寒意直湧,同時怒氣也蹭蹭地往上直冒。

首鼠兩端之輩,待我進城之後要你們好看!

兩名信使一前一後從北方馳了過來。及近,下馬,快步上前,將一份牒文交到蔡松陽手上,解釋道:“符將軍的命令。”

蔡松陽拆開一看,冷笑一聲,道:“符存審怪我呢。”

信使低下了頭,好像風雪太大了,什麼也沒看見,什麼也沒聽見。

“要留下朱友寧、寇彥卿,這個想法很好,但兵呢?”蔡松陽仍在發著牢騷:“你倒是趕緊打下河陽南城,南下增援啊!”

符存審其實也是轉達高仁厚的命令,即儘可能留下更多的梁人大軍,不令其遁走。

但這需要足夠的兵力,兵在何處?

寇彥卿部幾乎已經抵達洛陽東郊,朱友寧部已至甘水驛西二十里——對了,朱友寧率部前來的訊息還是段凝私下裡透露的,這算是他立下的唯一功勞了,至少在蔡松陽看來是這樣。

夏軍方面,玉門軍還在前往偃師的路上,楊晟部則抵達了石橋店,隨即向西,抵達洛陽故城區域,與留守此地的長直軍兩千人對峙,隨時開打。

這兩部加起來不過六千多有戰鬥力的部隊,另外幾千土團鄉夫關鍵時刻真不頂事。

蔡、楊、龍三部,其實兵力上沒有任何優勢。可能也就是比人家多了千餘蕃騎,戰場偵察、遮蔽比較佔便宜罷了。

只能等天雄軍南下了,如果這一萬步卒加入戰場,那麼將把握大增。

哦,對了,我們也不能忘了天德軍的一千騎兵。事實上他們已經在飛熊軍副使、豹騎都指揮使王崇的率領下,進至伊闕關附近。